這裡要大致介紹一下背景。
黎明帝國鼎盛時曾佔據已知宇宙的1.274%,400萬銀河系,帝國將整合後的領土劃分為九大天區(不算一些零碎的、孤懸海外的領土)。
在帝國疆域二維化的圖紙上,位於中央的是中天區,四個方向的東、西、南、北四天區,然後還有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天區。
當帝國的疆域哪怕是有著蟲洞體系支援也抵達極限後,黎明帝國選擇停下腳步穩固自身。從那以後,新邁入宇宙的地球文明都以移民為主,而非像過去那樣直接派兵將附近星域佔領。
順便說一句,雖說人類、智械、蟲族並稱三大文明,但其實從未接壤過,因為宇宙實在太過浩瀚。
黎明帝國的基礎是“主機機制”:不僅包括地球主機深度參與人類管理,地球主機構建“蟲洞”體系,最重要的還是地球主機還每萬年一輪的“製造新鮮血液”,能讓老大帝國保持活力。
外面不時加入的地球那屬於“野地裡的果子”,真正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還得自身擁有造血機制。
因為黎明帝國採用了氣勢恢宏的“輪耕”——每隔一萬年,空出兩大天區進行人類再生!
所以像東天區,為什麼文明剛剛萌芽就已經被劃分到帝國領土內?那是因為這裡早已不是第一次誕生人類文明!
事實上,原初銀河系和原初地球就在東天區。
黎明帝國有三個都城,包括極少人知道位置的“神都”地球,真正的首都“黎明之城”和陪都“神堡”。其中神都就在東天區,唯一有主機管理但不入萬年輪迴的地球,甚至可能不在這個維度之內。
傳說原初地球上隱藏著黎明帝國強大的真正秘密,並擁有最高許可權的“初代主機”。
當初王虎將軍率領的帝國第17艦隊守衛的,就是帝國最後的領土——神都地球!
黎明主炮製造出來的鴻溝,將完整的東天區切成大小兩塊。小塊的部分被後來的破曉共和國直接納入疆域。另一部分中天區和部分北天區合併成泛澤北區。
破曉共和國名義上擁有泛澤北區和東天區全境,因為破曉共和國有黎明之城,你聲大你有理。可惜破曉共和國東面被時光鴻溝給擋的結結實實!
反而是位於東北和東南兩大天區的加盟國,有接觸和滲透東天區的機會,因此小動作不斷。
但“輪耕”辦法的嚴肅性就在於,因為它是一個長達上萬年週期的法律。因此制定之初就考慮過假設帝國不存在的情況——哪怕帝國不在,“輪耕”依舊不會中斷。
輪耕期間,主機不支援任何通向“輪耕”區域的蟲洞交通,這讓任何企圖都化為泡影。
沒有蟲洞連河系都走不出去,又談何殖民?
*****
還記得那個倒黴的、被黎明之城炮擊湮滅掉二十七分之一質量的44號銀河系嗎?
沒錯,王虎所在的中間地帶就是這個地方。
位置在鴻溝末端,東天區與東南天區的交界處。
一個飛速旋轉的盤子突然缺了一塊,後果可想而知。44號銀河系在遭到重創後,就開始“瘋狂撕扯”交匯的大熊星雲。企圖透過掠奪來彌補自身質量損失,重新恢復天體平衡。
在不到三百年的時間裡,二者就漸漸合二為一,如今被統一稱為“K44星雲”。
當初帝國解體,帝國遺民和失意者、投機份子等散入周邊世界,其中一些湧入混亂的中間地帶,推動這裡的地球文明建立了新的帝制國家,並準備擁立新皇。
哪知道他們播種,最後摘果子的卻不是這些人。
一名地球的原住民最終獲得了勝利,約瑟夫·都瑞爾,史稱約瑟夫一世,國家縮寫ESF,以後簡稱“舊帝國”。
ESF帝國繁榮了約兩百年,當初那些人帶來的技術紅利耗盡,大集團開始壟斷國家命脈,約瑟夫帝國陷入動盪。這時候,藉口繼承權之爭,大集團和不堪忍受舊帝國腐敗的人聚集起來,在蘭諾沃爾星系建立NESF,以後簡稱“新帝國”。
ESF和NESF爭鬥不休,大集團四處煽風點火,若隱若現的智械入侵,海盜和不法商人叢生,官員和****……這個國家正在陷入分裂與混亂。
對了,還有神秘卻能靠技術碾壓中間地帶的InoCo集團——擁有最先進的技術、高階裝置和工具產品,創立者疑似當初黎明帝國外逃的科技人員。
當初參戰的散有華、南昌和等人都還活的好好的,想必那個創始人也還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