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什麼歷史悠久啊,再比如說,什麼華夏傳承瑰寶之地啊。
總之,這些都是業內的訊息,很準確。
所以現在,張志昌反倒是想問問蘇雲錦每年怎麼過中秋。
在張志昌的提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蘇雲錦身上,但都漫不經心。
在蘇雲錦之前,他們都把自己家裡的中秋說了一遍,蘇雲錦老家也不是華夏?
難道還能過的不一樣?
“我家裡的中秋過的比較複雜,像是在前一個月,我們可能就要釀造桂花酒,等到中秋節那天才會開封。
還有就是月餅、燈籠這些也得提前備好,前兩天要抓些田螺,買些芋頭。
田螺提前泡好,以免做菜時影響口感,芋頭是要做些糕點。
中秋節早上天不亮就要去掃墓,回來後就是午飯,桂花酒開啟,但不能純喝酒,要玩兒些飛花令。
吃飽喝足休息一下,到了下午年長的老人們要去偷瓜摘菜,就是把自己家蔬菜雕刻成娃娃的樣子,送給那些結婚卻沒有子嗣的家庭。
到了晚上就會有燈會,裡面也有燈謎,猜中了也能有些獎品。
最好的是一壺酒,有能讓人玩兒些時候,如果再充足一點,也可以用可講解紙這些小船,到時候去河裡放燈。”
眾人註釋的目光下,蘇雲錦開口,語氣淡淡的,可是內容卻讓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王濤。
邵星輝。
梁霏月。
羅子真。
張志昌。
在場的每一個人!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了,剛才這些人有多麼不以為然,這會兒就有多麼震驚。
有一個是一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飛花令?
偷瓜摘菜。
釀製桂花酒。
這些內容和他們可也就是聽過,特別是飛花令,這會兒都已經沒人會玩了吧。
“我去,不是吧,這麼好玩兒嗎?”
“光是聽都有意思,蘇老師什麼地方來的啊?”
“我每年過中秋都超級無聊,除了在家睡覺就是在家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