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丁對歷史有極深的見解,對於漢字也有獨到的研究。
他認識上面的字,乃是先秦時期的小篆文字。
我孫子真龍驚訝的看著玉板上的字,“咦,這是什麼字?這種日文我還從沒見過。”
我孫子真龍雖然號稱中國通,對中國文化了解的非常透徹,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知道古體漢字。我孫子真龍畢竟是個日本人,骨子裡的東西還是日本,他不認識小篆,只以為這是還沒找到來源的日本文字的起源。
我孫子真龍看不懂,唐丁卻是看的津津有味,因為他從這玉板上的字,看到了一個從未在歷史上證明過的事。
這本玉板的背面,跟正面都有字。而且這正反面的字跡並不一樣,很顯然出自兩個人的手筆。
玉板正面講的是陰陽秘術、風水陣法。玉板的背面則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起源是徐福。
徐福為始皇帝尋找長生不老藥,帶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東渡。
徐福帶的人在東海的一個島上居住下來,徐福在這裡做了兩件事,一是把他的所學教給了這些童男童女,二是把自己的所學刻在了玉石上。
鬼谷子把自己一生所學,都盡數的傳給了他的關門弟子徐福。
在這島上,徐福也把自己的一生所學,都傳授給了這一千童男童女。
但是因為各人資質不一樣,有的人容易理解,有些人不易理解。所以,為了防止自己的一生所學失傳,徐福還特意把自己所學都謄錄下來,刻在這玉板上。
後來徐福死了,這個島嶼也因為颶風來臨,而徹底遭到毀滅。
但是徐福的後人中有預測到這場滅頂之災的颱風的,就曾經勸說他們遠離這島嶼,但是有些人在這島嶼上住的久了,不願意離開。
一部分願意離開的,又分成了兩組。一組認為應該回國,畢竟徐福死了好長時間了,可能很多人都把這件事淡忘了。另一組人認為逃走可以,但是絕不能回國,他們可以繼續往東走,直到找到能落腳的地方。
這組東渡的人,就來到了日本。
因為這些來到日本的徐氏後人,他們繼承了徐福的一生所學,再加上他們的努力,逐步在日本發展起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這支流落到日本的徐氏後人,掌控了日本王朝,並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朝。
這一任皇陵的主人,就是徐氏後人。
根據這玉板上所記載,這個徐氏後人,名叫徐仁德,所以他就被稱作仁德天皇。
後來的事,唐丁就知道了,主張回國的那一支徐氏後人,就是徐卓一脈。他們雖然西行,但是卻因為受到了東行徐氏後人的影響,並沒有直接回到大陸居住,而是在臨近大陸的海島上生活了下來。
這兩支徐氏後人,去日本的那一支,人多,他們拿的是當時徐卓手刻的玉板書,也就是唐丁手中的這本《陰陽秘術》。而準備西行回國的那一支,只有幾個人,他們拿的是陰陽秘術的手抄本,不過因為時間的久遠,再加上沒有生存威脅,這一支有手抄本秘術的徐氏一支,把《陰陽秘術》學的支離破碎。
而在東渡日本這一支的徐氏一族中,運用《陰陽秘術》,成功的取得了日本天皇位,而這位做了天皇的徐仁德,也是徐氏一族的佼佼者,對《陰陽秘術》的理解也極為精深,他算到了將來中日會水火不容,為防止將來同胞相殘,所以他才把這本《陰陽秘術》給帶到了棺槨中。
這《陰陽秘術》的後面,寫的是徐福自己對於學習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的理解,由於徐福側重於陰陽方面的研究,所以他才把這書稱作《陰陽秘術》。
其實《陰陽秘術》跟《本經陰符七術》都是同宗同源,只是兩者側重點不同,當然,《陰陽秘術》中還有一些徐福對於陰陽術的個人理解。
還有這本《陰陽秘術》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靈氣?那是因為到了日本後,徐氏一脈找到了日本的龍脈,把這《陰陽秘術》埋在龍脈龍穴之中,吸收了整個日本龍脈的靈氣,所以才有《陰陽秘術》的充沛靈氣。
至於我孫子真龍介紹的日本歷史中的傳說:徐福是日本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神武天皇跟徐福沒什麼關係,而徐氏後人在大概公元二三百年的時候,成功的登基上位,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天皇。
仁德天皇,徐仁德。
唐丁知道自己如果把這東西拿出去,肯定會讓中日兩國考古界一起大地震。不過唐丁卻不會拿出去,因為這是徐氏一族的遺物。在日本的徐氏一支已經沒有了記載,那師爺徐卓這一支,就應該是僅存的徐氏一脈了。
唐丁仔細的讀完《陰陽秘術》的前文介紹,抬起頭不免唏噓,徐氏一族運用徐福傳下來的《陰陽秘術》成功的竊取了整個日本國皇權。
怪不得很多學者都議論,中國和日本同族同宗,原來這都是真的。
唐丁在唏噓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輕微的咔嚓聲,唐丁猛然回頭一看,我孫子真龍不見了。再一看,我孫子真龍正在搗鼓那個小棺槨上的八寶玲瓏,並且還讓他搗鼓開了,這聲輕微的咔嚓聲,就是棺槨機簧開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