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怎麼找自己的父母,唐丁還是有些摸不到頭腦。
因為父母走的時間太久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能夠用的線索,如果只是單純的大海撈針,全世界那麼大,任何一個角落都藏個把人,那要到哪裡去找?
唐丁把卡交給母親,準備自己再去一趟海城,再看看能不能找點關於自己父母去哪裡的線索。
丁彩霞收好卡,問唐丁,“對了,唐丁,問你個事,我和你爸商量了,我們都覺得你應該去找找你的親生父母?”
“這個不好找吧!”唐丁現在的確是一頭霧水。
“為人子,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是應該的,更何況你又沒試試怎麼知道好不好找呢?”
“好的,媽,我知道了,我先找找線索,有線索了我就去。”
唐丁驅車直奔海城,還特意的給王猛帶去了件禮物,就是自己吸收完靈氣的王冠。
王猛正好姓王,帶這件王冠倒也應景。
不過王猛關於唐丁父母的確沒有太多的線索了,僅有的一些東西早就一股腦的告訴了唐丁,因為在王猛來說,他也希望早點找到唐振東,希望唐振東回來。
至於說他那個什麼總經理的位置,他根本就沒有半點留戀。
雖然王猛沒有給唐丁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但是王猛卻告訴唐丁,唐振東有個師父,鬼谷門的,叫徐卓,被稱為老神仙,而且唐振東的一身本事,都是傳自老神仙,不過自從唐振東不見之後,就再也沒見過老神仙。
“徐卓?鬼谷門?”唐丁想了想,覺得這似乎是一個線索,“這個鬼谷門在哪?”
“江西龍虎山,你爸爸當時在結婚前後,去了好幾趟龍虎山,曾經聽他說過,他就是去尋找鬼谷派,好像後來還真的找到了。”
“好吧,我近期就去一趟龍虎山看看。”
唐丁的龍虎山之行並沒有馬上成行,因為正當他回到家準備的時候,閩教授來電話了,他請唐丁幫忙去尋找火龍真人魏伯陽之墓。
唐丁是個言出必諾的人,既然自己答應了閩教授就一定要做到。雖然唐丁並不明白閩教授為什麼會找自己一個外行人來參加考古工作,這考古工作不是挺嚴謹的嗎?自己去能幫上什麼忙?
但是這一來是自己已經答應了閩教授的請求,二來唐丁自己也想看看這個給自己留下降龍法劍的主人的故事。
所以,唐丁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再說唐丁也看了地圖,這紹興會稽山跟江西龍虎山距離也不太遠,到時候自己直接過去就行。
閩教授是上海人,這次考古工作地點也在距離上海不遠處的浙江紹興會稽山。
這會稽山的考古應該是省文化局的事,但是因為閩教授正好是研究《周易參同契》的學者,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浙江省文化局邀請閩教授來主持這次考古發掘。
其實這次會稽山的古墓,是早就發現了的,但是由於現場出了一些意外的情況,古墓一直封存的,而浙江省文化局方面也早就聯絡過閩教授,不過閩教授卻一直沒答應,因為他從側面瞭解過,這個會稽山的古墓有些問題,據說在開啟古墓的時候死了兩個人,所以這古墓就被封存起來了。
而省文化局方面聯絡閩教授卻一直沒有間斷,正好趕上這次閩教授發現了降龍法劍,他才感覺到似乎這預示著自己應該去看看這個古墓。
當然閩教授對於《周易參同契》的研究進入瓶頸,這也是他要參與發掘這古墓的原因。
《周易參同契》被譽為“萬古丹經王”,但是這本神書卻因為某些原因而語焉不詳,現在流傳下來的版本雖然也是魏伯陽的親傳,但是裡面很多東西都是似是而非,顧左右而言他。
這並非是魏伯陽水平有限,表述不清,恰恰相反,魏伯陽是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稱之為當世大儒也不為過,但是這《周易參同契》卻是丹術、經術的集大成者,流傳出去恐被壞人得到會有不測之禍,所以,魏伯陽就用他的學識把當初成卷的初版《周易參同契》重新修改了一下,其中很多東西他都用了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讓後世去摸索,這樣即使是壞人得到也需要自己去切身研究才能悟通,如果是好人得到,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所以,儘管這本《周易參同契》被後世的很多人都註釋過,包括朱熹這樣的大儒,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通譯下這本《周易參同契》。
因為魏伯陽是個全才,學問,丹道無不精通,但是後世的大儒可能對易經知之不深,精通易經的丹學又沒研究過,就算有人把丹學和易經都研究過,又沒有這種毅力一步步的試驗,所以至今為止,仍舊沒人能悟通這本《周易參同契》。
閩清雖然是號稱研究《周易參同契》的學者,但是對於這本“萬古丹經王”卻仍舊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