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隴西大河渠。
郡首劉瑾玉正帶著一些官員在這裡巡視,他的身後自然也是跟著不少城尉府的軍兵,其隴西城尉也親自跑了過來隨行保護。
當地最高行政長官巡視,百姓們自然都想看個熱鬧,可由於軍兵的阻擋,人們也無法上前。
此時,隴西達臨安的整條大河渠雖然沒有完工,但隴西這裡已經差不多在處理後續工作了,許多青壯勞役也都趕往了雷州、倉州等地。
大河渠是修築在城外舊河道上的,上接浣江大壩,當然,現在浣江並沒有開閘,不過由於夏季雨水的原因,新修築的大河渠內,已經是有了部分積水。
河渠的寬度,是非常驚人的,在原有的河道上,擴大了數倍,足以並排行駛十幾艘大船。
望著已有積水的河渠,劉瑾玉指了指水面道:“此處積水有多深?”
聽到這話,立即有軍士跳了下去,然後回頭衝著劉瑾玉喊道:“回大人,不及膝蓋。”
“好了,上來吧。”劉瑾玉說了一句,接著又朝前走了兩步,同時說道:“本官有個想法,說出來諸位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他這話是衝著一干官員說的,而跟在他身後的官員也都是郡府下轄,是他的下屬,聞言之後,也立即有官員拱手說道:“還請大人示下。”
“恩……”劉瑾玉沉吟了一下,接著伸手指了指水面,道:“諸位請看,大河渠的寬度,足以行駛商船,而等河渠工程徹底完工之後,浣江開閘,這裡的水域也有足夠的深度。此次這麼大的工程,如果單單只是為了農田灌溉,豈非太過可惜。”
“大人的意思是……”有官員問道。
劉瑾玉道:“此大河渠,足可成為運河,在主行倉州,臨安等郡農田灌溉的情況下,亦可形成一條水路,以通商貿,本官的意思,是在隴西建造貨運碼頭,到時河渠完工,沉重龐大的貨物,也可由商船沿河渠直接運至下游各郡……”
他的話,簡單點來說,就是利用此次大河渠,形成一條商貿水路。
而一旦真的如此,那隴西達臨安的交通,無疑會更加便利!商貿也會更加發達!而且這水路,可是經過幾郡之地。
眾官員聽完之後,不由紛紛瞪大了眼睛,有人忍不住說道:“大人此想法,可謂別出心裁啊,若真能如此,無疑會使我隴西更加繁榮。”
“可隴西河渠雖寬,但那是因為在原有的古河道上加以擴建,可倉州等郡,修築之河渠,恐怕不及隴西吧。”也有官員說道。
“恩,你說的沒錯,所以此事,本官還得上奏大王。”劉瑾玉點點頭道。
當天一番巡視,劉瑾玉回到郡府之後,也當即就寫了一封奏章,傳書王廷。
他是一郡之首,因此,他的奏章是可以直達王前的,沒過多久,陸辰也收到了他的上書。
王宮書房中,陸辰一如既往的在批閱著各類奏章,當看到劉瑾玉的上書之後,他也格外認真,不由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拿著竹簡在書房內慢慢走動著。
奏章中,劉瑾玉寫了很多,不過卻詳細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說明了利端,當然,弊端就是又得耗費國庫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