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乃之前的景國都城,而景州令一職,就是景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比地方郡首要大一些的,這也是景王有如此反應的原因。
若是將劉瑾玉調任隴西,他肯定沒有問題,可關鍵是,這就相當於是降級了。
景王有些憂慮的說道:“劉瑾玉的才能,不下於蔡洋,可如此一來……”
“哎?”聽她這麼說,陸辰那是直接擺了擺手,道:“既如此,那此事就這麼定了吧,由劉瑾玉任隴西郡首,王令明日就下達。”
從景王這裡離開之後,陸辰又向吏部要了劉瑾玉的宗捲進行考察,經過一番斟酌之後,他不再猶豫,在第二天的早朝上,當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調任劉瑾玉一事,似乎出乎所有大臣的意料之外,人們聽完之後,一時間都有些沒反應過來,不過這一次,司馬文卻是沒再出來反對,反而是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贊同,他說道:
“我王英明!微臣一直聽聞,景州劉瑾玉,頗有才能,為官多年,是從一地方小吏,一路升上來的,他不僅有治理一地的經驗,更是有清正廉潔的名聲,由他出任隴西郡首,實乃大善。”
這時候,呂伯言也無法站出來反對了,陸辰當即拍板,隨後親筆寫了一封王詔,傳到了景地景州。
半個月後,景州官署。
此時,景州大小官員悉數到場,負責傳詔的官員微微伸了伸手,後面的侍從會意,立即將托盤端了上來。
後者拿起托盤上的王詔,將其展開,大聲唸到:“劉瑾玉聽旨~~~~”
隨著他的話聲,一眾官員紛紛跪伏於地,後者也開始宣讀王詔:
“大王詔令,茲委任劉瑾玉為隴西郡首,提領隴西一切政務要事,即刻上任,不得有誤……”
“臣,劉瑾玉謹遵王令”劉瑾玉跪拜之後,雙手高舉頭頂,接過了王詔。
這封王詔,有著陸辰的君王印章,就相當於委任狀,拿著它,就可以到隴西上任了,而等負責宣詔的官吏走後,人們也都站起了身,也不由開始議論了起來。
有人說道:“劉大人,這……好好的,怎麼大王突然要調你去隴西呢。”
“是啊,隴西雖是大郡,但這卻是降職啊……”另有官員道。
劉瑾玉收好了王詔,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說道:“你們都不懂,看上去這是降職,實則不然。”
“哦?劉大人有何高見,還望示下。”有官員不解道。
劉瑾玉沉吟了一下,說道:“現在隴西正在大興水利工程,也正值大王用人之際,而大王調我前去,也正說明了……”
“正說明了大人已被大王重視,雖調任郡首,但前途不可限量!”有人接話道。
“啊?原來如此,恭喜大人”人們會過意來,紛紛拱手說道。
“哎?雖是喜訊,但隴西之事,也諸多困難啊。”劉瑾玉說道。
他理解的並沒有錯,而他到了隴西之後,也確實開始大展拳腳,不僅將隴西治理的極好,更是體恤百姓,顧及民生,同時更沒有絲毫延誤工期,而隴西青壯勞役,在他到任之後,生活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不僅工錢如實發放,伙食更是得到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