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薛大人,你就不要再給本王戴高帽子了。”陸辰好笑的擺了擺手示意他起身。
等其起來之後,他又問道:“對了,許桓之上報朝廷,距離今天有幾日了?”
“有七八天了。”薛懷仁回道。
“恩。”陸辰點了點頭,又看向了他的官服袖口,說道:“想必,薛大人的袖口中,應該還另有公文吧?”
“啊,我王英明。”薛懷仁倒是直接,果然又從袖口中抽出了一卷竹簡。
陸辰無奈的翻了個白眼,接過的同時,也隨口問道:“又是何事?”
“是這樣的。”薛懷仁沉吟了一下,道:“經御史大夫呂伯言呂大人提議,認為我國現有輸送人才一策,存有諸多弊端。”
“哦?”陸辰看著竹簡問道。
薛懷仁繼續道:“呂大人認為,現在各地學子經過嚴格考核,如若考取了功名,直接被朝廷委以縣官的話,恐失妥當。”
“具體提議內容呢?”陸辰繼續看著竹簡問道。
薛懷仁道:“縣官乃一地父母官,雖然只有區區七品,但卻治理一縣之百姓,掌一地之民生,如果學子經過考核,就直接委以縣官的話,那新官不僅沒有任何治理一縣的經驗,朝廷更加不知道其品德如何……”
聽到這裡,陸辰抬起了頭,看向薛懷仁道:“那你的意見呢?”
“微臣以為,呂大人所慮極是,只是大王一直注重國家教育,因此,此事也一直等著大王回來定奪。”薛懷仁道。
他說完,陸辰也差不多看完了竹簡,收起竹簡之後,陸辰稍微考慮了一下,接著點點頭道:“恩,你說的沒錯,一個人的才學,並不代表他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官,而才學和品德,亦是兩回事,一個人的品德如果不行的話,他為官,也可想而知。此事,確實可慮。”
聽大王這麼說,薛懷仁連忙道:“我等臣子經過商議之後,認為人才考核之後,可先委以縣中小吏,若其品德和政績皆佳,可再行擢升。”
“恩,我看,此策可行,那就這麼辦吧。”陸辰稍微考慮,便直接拍板。
等敲定此事之後,他又看向了薛懷仁的袖口,問道:“薛大人,還有嗎?”
“呵呵……”薛懷仁乾笑了一聲,又從袖口中抽出了一卷竹簡。
哎!陸辰再次暗歎了口氣。
書房中,這一忙,就是整整一下午,薛懷仁奏報完之後,接著是司馬文,等好不容易司馬文所奏之事也處理完了,可緊接著又是李妙才。
這幾個,都是當朝一品,實權在手,可有些事,需得君王親自決斷,陸辰也實在想不明白,怎麼他們的官服袖口當中,都能藏如此多的竹簡! 富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