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佔都城之後,陸辰雄心萬丈,打算一鼓作氣,再收復河東。
可幾名謀士卻皆勸住了他,薛懷仁說道:“主公,我國內戰,各處百姓,顛沛流離,而我軍起兵至今,所囤積之糧草,已經差不多消耗殆盡,我國,也根本支撐不起這一場大戰,在下建議,還是暫時休養生息,待年後再圖河東。”
薛懷仁的話剛說完,柳元就接著道:“稟主公,在下也贊成薛大人的意見,第一,我國內戰,消耗甚大,國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打一場大的戰爭。其二,則是主公現在的職位還是鎮北將軍,如此時收復河東,意義不大,在下以為,主公應在即王位之後,再收復河東,這樣一來,也更能彰顯主公的王威,也可以使主公這位新王,在風國子民中的威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他二人的意見都比較中肯,陸辰也確實被他們兩人給說服了,只是在李妙才前往京都的這段時間裡,有一件事,卻還真被陸辰給算對了。
那就是丁瑞的逃亡路線。
表面上看,丁瑞是在向嶺南郡的方向逃竄,實則,那只是他手下的禁軍,而他本人,則是連同丁澤,帶著百餘名心腹手下,潛伏在龍山方向。
與此同時,丁瑞也開始向章國求救,請求章國,速速攻破龍山防線,好使他逃離風地,進入章國屬地,以求東山再起。
丁瑞這個傀儡晉王,對章國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丁瑞在,那就代表著原風國會一直聽從章國的指揮。現在的章國,其實不用丁瑞求救,業已是開始從國內抽調兵力,支援龍山戰場,企圖一舉攻破龍山。
在章國的眼裡,龍山郡,已經是被丁瑞割給自己的屬地,現在趙遠兵敗,龍山失守,章國豈能罷休,一方面要奪回龍山,一方面也是營救丁瑞,打算將其暫時接入章國境內,再圖扶植。
得知章國開始調集大量兵力向龍山進發之後,陸辰片刻也未猶豫,當即在都城留守十萬將士,其他二十多萬風軍,則被他第一時間調往了龍山防線。
現在丁瑞還在風國境內,只要龍山能抵禦住章軍,那丁瑞就算長了翅膀,也別想飛出去!因此,風國現在就算打不起大仗,陸辰就算再不想打,那現在最要緊要做的,也是守好龍山。
沒有辦法,六天後,陸辰親率二十六萬大軍抵達龍山防線。
於此,龍山的風軍兵力,已達到四十五萬眾,中軍大帳內,陸辰端坐帥位。
他先是掃了一眼眾人,而後開門見山的說道:“據報,章國從國內抽調三十萬大軍,支援龍山戰場,現在以時間來算,兩天之內,章軍就該抵達前線,對於此役,各位都有何良策?”
自從左雙率十一萬人馬支援蘇牧之以後,河東的章軍便沒有再進行過像樣的攻擊。此時,見陸辰問起,蘇牧之率先說道:
“稟主公,我國地處西北,土地多貧瘠,如今最肥沃的河東,又被章軍所佔領,在此之前,我軍已與章軍對峙兩月有餘,如今軍中糧草,已差不多消耗殆盡,而我國經過丁瑞老賊的篡逆之後,國庫亦是被其揮霍一空,現在,我軍雖然有四十五萬眾,但就國力方面,末將以為,不可長久與章軍對峙,當趁章軍主力還未到達之時,我軍主動出擊,速決此戰!”
陸辰聞言,並沒有馬上作答,而是將目光看向左雙,問道:“左雙將軍,對於蘇將軍的策略,你有何看法?”
左雙聞言,出列拱手說道:“回主公,章軍此次從國內抽調三十萬大軍,其用意,就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攻破龍山防線,因此,末將以為,敵人越急於速戰,我方當越穩,只有這樣,才能不犯錯誤,才能挫敗章軍,如若主動出擊,無疑等於放棄了防守一方的優勢,而平原作戰,我風軍歷來又與章軍勢均力敵,現在,我國內亂剛剛平定,大戰之後,青壯銳減,人口也不及鼎盛之時,因此末將以為,當以防守為重,為我國保持該有的兵力。”
蘇牧之建議主動出擊,現在左雙又建議己方最好保持防守,前者聞言,忍不住說道:
“左雙將軍,如今我國國庫空虛,而眼下又非產糧之季,國內已無多餘的糧草可供給,如果十天之內,不能擊敗章軍,則我方四十五萬大軍,將會受糧草所困,只此一點,就不應還拘泥於防守。”
“敢問蘇將軍,如主動出擊,將軍可有詳細的用兵方略。”左雙問道。他雖然不久之前才剛剛歸降陸辰,但陸辰當時給他的任務,是協助蘇牧之,守好龍山防線,所以,在左雙這種人的眼裡,他只會想如何完成陸辰交代的任務,而不會去想是不是該反駁主帥蘇牧之。
現在陸辰抵達這裡,三軍主帥之位,自然就落到了陸辰的頭上。而蘇牧之聞言之後,則是直接朝陸辰說道:“主公,末將現在雖然還沒有較為妥善的進軍方略,但還是那句話,我方不應只注重於防守,而是尋找機會,先將河東的這批十餘萬章軍擊敗,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話,在章軍主力未到達之前,趁機收復河東郡!”
“不可!”蘇牧之的話一說完,左雙就立即說道:“如我軍變防守為攻擊,去進攻河東郡,則在攻城之時,必將傷亡慘重,而且,章國現在在河東,還有十餘萬軍隊,我軍雖有四十五萬眾,但要想攻取一座十多萬人駐守的城池,兩天之內,斷然不可能成功,而一旦我軍兩日未攻下河東,到時必定全軍疲憊,而兩日之後,則章國主力大軍將抵達龍山戰場,此時若率大軍殺出,我方危矣。”
聽到這話,蘇牧之有些不高興的說道:“左雙將軍,你如何知曉,我軍兩日之內,就一定攻不下河東!”
“蘇將軍,你可有絕對的把握,能在兩日之內,攻破河東城防?”左雙反問道。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在軍事上,如果他覺得別人的策略不對,那他絕對不會顧及對方的身份,有什麼想法,他也會直接說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