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寶和平安訊息還沒收到,又從韓城處得知臨淵王要去邊關的訊息。
“還有三日就是大軍出發的日子,臨淵王作為這次主帥定然十分繁忙,只怕沒有時間安排與你見面了。”韓城也是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
這一次他也準備去邊關,主要目的是接近臨淵王,取得臨淵王的信任。
按照定南侯的說法,韓城與臨淵王畢竟是舊識,哪怕有些許糾紛但那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況且這兩年韓城對夏月母子的照顧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臨淵王真如韓城以前說過的那般對髮妻疼寵,定然不會計較以前的事。
況且以大局為重的話,臨淵王如果是個聰明的人的話應該也知道怎麼做。
張英之流可並不是什麼良善之人。
“吳國不是與棋國簽訂和平契約了嗎?怎麼忽然就發動戰爭了?”沒想到突變來的這麼快,夏月也有些驚訝。
韓城:“那件事已經過去差不多二十年了,吳國君主都換了兩輪,毀約是早在預料中的事。只是沒想到他們這次但是學聰明瞭,躲在匈奴後面攛掇他們作亂。”
戰爭這事確實不好說,夏月想了想:“這一次你們要去多久?”
“兩軍一旦開戰,時間無法控制,棋國這些年雖以修生養息為主,但兵力卻是不如以往的。”
“為什麼?”難道不是應該比以前更強大嗎?夏月不懂。
韓城目光深遠:“自張英把控朝事以來,奸宦當道,朝廷大員尸位素餐,上行下效,官場自然烏煙瘴氣。”
“文官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整日只知道縱情享樂。武將也多是紙上談兵之人,這樣的人如何能領導一個軍隊?”
“少數幾位有能力的將軍,要麼因為沒有投靠張英而被排擠不得重用,要麼就是年紀過大,已經不適合領兵做帥。”
“上一次提拔臨淵王的江將軍算是張英一脈能力最強的將軍了。可是你看,就這樣的一個人,身後有十幾萬精兵的情況下,還與一個不足五萬的軍隊膠著兩年之久。”
“若不是臨淵王異兵突起,只怕再有兩年也打不下來。這些恐怕也是張英他們沒想到的。”
夏月沉默。
長生是什麼樣的人她很清楚。
看似腹黑實則十分心軟,不然也不會把陳亞帶回來,也不會捐錢修路,為孤兒建設慈恩堂。
這樣柔軟美好的他,因為從小生長環境的單一,沒有經歷過勾心鬥角。
哪怕後來因為開店的事情漲了很多見識,也學會了很多事情,但有一件事他是不可能經歷過的。
戰爭,殺人。
戰爭有多殘酷,從一個國家百姓就可以看的出來。
人口銳減,浮屍遍野。
但是就這麼一個沒有經歷過一天訓練的他,被丟在戰場上,面對著隨時都有可能丟失的生命,他只能拼死一搏。
夏月本以為臨淵王成名是由張英一脈一力促成的,現在聽韓城的意思,竟然不是。
而是他自己拼來的。
為什麼這麼拼?
是想要努力擺脫那些人的控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