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過一頁,有關“人力資源”的解決方案到了結尾。
有了籌備、資金、人力這前三項奠定的基礎,接下來的立項、工程、負資產運營這後三項順理成章的具體執行就容易多了,蔣奉明快速瀏覽,只在標有藍字的部分才稍微多花點時間。
很快,《磨坊戰略實施細則》的內容也翻到了最後一頁。
再後面,便是《技術準備》、《參與人員初選範圍》、《部門組建》、《模擬建設》、《國際合作》、《注意事項》、《附錄》……等等和蔣奉明目前關係不是太大的內容。
花費十分鐘左右迅速翻完剩下的內容,蔣奉明摘下眼鏡,靠住椅背,閉上眼睛,微微仰頭,在腦子裡迅速回顧這份已經閱讀了不下三十遍的檔案。
蔣奉明看到這份檔案的三十幾次過程中,每一稿都有調整的部分。
不過,在參謀組的努力,委員會的全力掌控下,每個大框架的每次調整,都會讓主體思想和主要內容往更完善、更清晰、執行性更強的方向推一大步。
這些日子來,根據這份檔案不斷調整的節奏,自己部門的工作也不斷向檔案指導的主體方向越靠越近。
就目前來說,自己部門已經完成了絕大多數準備工作,剩餘的小細節,不是無關緊要,就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調整完畢。
閉著眼睛思索了足足十分鐘,再三回顧,也再三確認之後,蔣奉明重新坐直了身體,從辦公桌上拿起筆,在檔案最後一頁簽下了自己的姓名。
坐在門口板凳上的軍官,在蔣奉明取筆的時候便已經站了起來。
蔣奉明簽好姓名,將檔案重新放回合金盒子,再度鎖好的時候,軍官也走到了辦公桌旁。
接過合金盒子,放進皮箱,軍官再次向蔣奉明敬了個禮,便轉身走向了房門。
蔣奉明控制操作檯開啟房門,軍官走出房間,一邊前行,一邊將皮箱重新交給副手,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們立刻跟上。
離開這間大辦公室所屬的建築物,幾臺引擎始終沒有熄火的軍車,就等候在這棟建築物的臺階下方。
軍官和士兵們坐上自己的座位,軍車組成的車隊很快啟動。
十分鐘左右,距離吳清晨專用地下基地大約十公里左右,某原為大型國有企業分部,現為天象事件模擬基地指揮中心的建築群,軍車組成的車隊,在最大的辦公樓下停了下來。
軍官和戰士們整齊地下車,一行人走進辦公樓,副手和戰士們在閘機附近停下,軍官接過皮箱繼續通行,進入電梯,很快來到了5樓,走進了由國企食堂連升好幾級而成的指揮中心核心區。
完全沒有被大門推開瞬間的巨大喧鬧聲影響,軍官快步走進左側臨時隔出來的某間小辦公室,將皮箱放上了又一張厚重的辦公桌桌面。
“報告,任務完成。”
“稍息。”對面的中年軍人還了個禮,示意並等待送來皮箱的軍官離開了房間,才用和蔣奉明一樣的程式重新取出了檔案。
在軍官到達之前,中年軍人已經和蔣奉明透過專線電話、專線影片、專線控制檯訊號完成了前三重驗證,用早已放在辦公桌面的小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