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孚州地界,寧城,燕青玄帶來到城外。
寧城城主紀朱沉似乎早就得到訊息,早早侯在寧城北門,等著燕青玄的到來他策馬過去跪在地上,說道:“臣寧城城主紀朱沉拜見陛下。”
燕青玄說道:“紀城主,起身吧。”
“是。”
紀朱沉站起身,恭候在燕青玄的身旁,他原是北涼的官員,現在有做了燕國的官員。
背叛北涼,紀朱沉一點都不後悔,在北涼,他僅是一個微末小官,根本不可能施展他心中的抱負。
如今,雖然才做了燕臣一個多月,但寧城在他的治理下,早已煥然一新,不復當初的舊面貌了。
唯一讓紀朱沉覺得可惜的就是,北涼背後的宗門施展報復太快了。
他還有很多的政令都還沒有施行,戰火就已經快要燒到寧城了。
燕青玄問道:“情況都知道了吧?”
紀朱沉說道:“臣知道了,臣會動員全城的百姓配合陛下行事的。”
紀朱沉的臉上充滿了自信,北涼人雖然才入燕短短一個多月,可如今的寧城,早已人人向燕,對北涼一點也不留戀。
燕軍沒來之前,寧城人幾乎已經活不下去了,就是燕軍不來,他們也要反了。
為了孚州靈脈,玄機門幾乎每年都要寧城徵調勞力前往孚遊山上開採靈石,精壯年都被徵調去了。
孚山靈脈存在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這二十多年來,已經不知有多少寧城的青壯死在孚山,連個囫圇屍體都沒有留下。
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民怨也一天比一天加深,也不是沒有爆發過,可玄機門乃是宗門,門下武者眾多,不是區區老百姓能夠對付的,暴亂一次被鎮壓一次。
最終,老百姓的暴亂被壓了下來,埋藏在所有老百姓的心中,知道不久前,燕軍打了過來,寧城城老百姓才徹底爆發,殺死了寧城守軍,舉城投降燕軍。
後來甚至還隨著燕軍殺上了孚山,
燕國仁義,施行仁政,不僅幫寧城的百姓報了仇,還給了他們一個安穩的環境,寧城的百姓焉有不配合燕軍的道理。
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紀朱沉才能有如此這般自信。
燕青玄說道:“去吧。”
紀朱沉說道:“是。”
“臣告退。”
紀朱沉躬身退出幾步,然後上馬返回寧城。
十三萬大軍沒有入城,會在北部,孚山餘脈佈置防守。
燕青玄招了招手,一個將軍匆匆跑過來:“陛下。”
燕青玄說道:“讓人傳訊孚山上的古飛,就說我們已經到寧城了。”
那將軍說道:“末將這就去辦。”
說完,他也安排人前往孚山送信給古飛。
古飛他們終究是武者,人數又少,不像燕青玄,帶著十三萬步兵在趕路,速度很慢。
因此,古飛等人雖然比燕青玄晚一天離開大梁城,但卻比燕青玄早到孚山。
三前天,古飛就到了寧城,他們沒有在寧城停留,而是直接去了寧城西北的孚山。
安置好大軍,燕青玄一人秘密除了軍營,前往寧城,在他出發後一個時辰,一位將軍帶著兩萬的大軍進入寧城。
雖然燕青玄會把防線佈置在城外,但也不會放棄寧城的防禦。
不排除對方會派遣小股力量滲透到寧城為禍的可能,在戰爭面前,一切都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