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燕青玄、羅戰、斐雨田、胡念忠等人各帶一路兵馬離開大梁城。
古飛最終還是選擇了暫且放棄大梁城,和數倍於已的聯軍硬碰顯然是不明智的。
況且,不僅僅是燕軍不利,他的情況也非常不利,玄機門又來了一位堂主級人物,對他是個巨大的威脅。
本來是沒有什麼好想的,不過燕青帝提醒了他,孚州距離大梁城並不遠,天劍宗才剛剛接管靈脈,還沒來得及開發,就要放棄,實在是叫他不甘心。
但此刻也沒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把孚州當成一個重點的地域來把守。
不論是於海心,還是跟著古飛前來大梁城的師弟,都非常支援古飛的決定。
就在燕青玄、羅戰、斐雨田等人率領軍隊離開了大梁城的第二天,古飛也帶著他的師弟們離開了大梁城,前往孚州靈脈。
天劍宗不可能放棄孚州靈脈,古飛要求燕軍必須將孚州作為一個重點的防守區域。
對於這樣的要求,燕青玄當然是跟很爽快的答應下來,並且親自帶兵前往孚州做防禦部署。
鎮北軍修煉退出大梁城,而聯軍也在這幾天的時間裡聚齊。
黃光武和玄丹堂副堂主尹楓商議後,決定把軍師指揮大權交給了大玄名帥宇文智。
他們畢竟是宗門之人,對戰局的把握不如那些打了一輩子仗的名帥名將。
上一次聯軍大敗,跟黃光武胡亂插手戰事不無關係,不過黃光武畢竟地位尊崇,沒有人敢說他半句不是。
黃光武也知道自己錯了,所以提議將指揮權交給世俗皇朝的統帥,大玄皇朝宇文智是黃光武和尹楓一致看好的人,所以宇文智成為一百五十多萬大軍的臨時統帥。
宇文智結果大軍指揮權後,並沒有立即用兵,而是將將自己的權利分攤給各國的統帥。
也就是在這時,他和各國的統帥制定了新的戰略,將重點決戰轉為區域決戰,不在大梁城和燕軍消耗,而是要將戰火燒到北涼的各個州府。
他將北涼劃分為六個戰區,由他統籌中路,其餘各國將前往各自的戰區,收復被燕國北涼疆域。
燕國這邊不想和聯軍進行大方面的會戰,聯軍這邊也不想把兵力消耗在攻堅上。
要知道,大梁城牆高池深,易守難攻。
上一次黃光武等人之所以能夠攻進去,依仗的是擁有黃光武這些高手,若這些高手,就憑孤獨葉、馮元等人,根本不可能攻破大梁城。
別說大梁城了,就是大梁城外的幾道防線他們都沒法攻取。
有了獨孤葉、馮元等第一批大軍失敗的例子,見證了燕軍的強大,宇文智若還想著和燕軍一決雌雄,那就是腦子有坑了。
要知道,大梁城內的燕軍,不過是燕國的鎮北軍而已,燕國還有其他大軍。
因此,消滅鎮北軍意義不大,還會讓聯軍自己損失慘重,屆時就是打下大梁城,也難以揮兵南下。
聯軍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和燕國鎮北軍拼個你死我活,聯軍當下最重要的是收復北涼疆域,將北涼的各個州府化作聯軍的後盾。
當然,也不可能讓鎮北軍主力太過舒服,一定要拿捏到他們的痛處下手。
宇文智指著地圖上的孚州靈脈,說道:“孚州靈脈,必將是燕軍主力匯聚的地方,因為天劍宗不可能放棄靈脈,天劍宗一定會要求燕國重兵防禦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