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藉著情緒追高的這些資金,真的敢於去解放這些歷史套牢盤。
強勢承接這些獲利盤嗎?
同時,目前的整個市場內外,有那麼多的買盤資金,能夠像去年那樣,藉著情緒炒作之風,在中小盤、小微盤個股上,上演一波瘋狂炒作的局面嗎?我認為很難。”
“嗯,現在的市場整體環境,跟去年肯定是沒法比的。”對於梁九成所說的市場流動性問題,還有整體買盤力量上,趙志遠還是比較認同的,應道,“不過中小盤、小微盤這條線,對比去年,所處的位置也完全不同了啊。
很多中小盤、小微盤股票,股價對比去年高點。
基本上,就只剩下五分之二,乃至五分之一了。
而同時間裡,很多權重個股,特別是A50指數成分股票,卻大多回到了去年牛市的高點。
縱然目前網際網路軟體、網際網路應用、影視傳媒、電子資訊等新興產業板塊。
沒有基本面進一步轉變、改善的情形。
但眼光稍微拉長一點,未來是不是這些行業板塊,依舊還有比較好的前景?這應該是不能否認的吧?
既然未來的預期依然很好。
同時,現在這些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股票,經過慘烈的持續殺跌,也差不多消化了之前高估的估值,甚至好多股票已經殺到歷史新低,出現折價效應了。
這種局面下,再單純的去用目前的籌碼結構分析,應該還是比較欠妥的吧?
在我看來……
雖說目前市場各路主力資金群體,受到去年概念股票炒作導致的接連股災陰影影響,限於流動性危機,只能選擇大盤權重股票進行重倉,但是在一眾權重股票,已經被這些機構主力資金炒高,逐漸失去投資價效比的時候。
我覺得這些主力資金群體,早晚會進行高低切換的。
本來這幾日,以A50指數成分股票為主的一眾權重股票,其內部籌碼結構,不是已經在逐步鬆動了嗎?
現在這個位置,情緒向好,整體市場的預期也在逐漸好轉。
我是感覺像是市場主線投資風格轉變的樣子。
而且,一個相對高位,一個極度低位。
這種局面下,佈局在網際網路軟體、網際網路應用、影視傳媒、電子資訊……這些嚴重超跌,已經擠掉估值泡沫的優質成長股票上,就算最終沒有等到風來,沒有迎來預期的市場投資風格轉變。
應該也是虧不了多少錢的吧?
整體來說,目前中小盤、小微盤這條線上的投資價效比,以及投機價效比,依然還是比較高的。”
“一種市場投資風格的形成,並不是短時間內鑄就的。”張偉說道,“自然想要改變,也不是短期內能夠改變的,我剛剛就說了,機構主力資金受限於流動性,在減倉、增倉、調倉的進出上,相對是不容易的。
對於這些體量較大,且對於市場行情走勢影響也較大的主力機構資金群體們來說。
他們更在意的,其實是確定性。
就確定性而言,目前的權重主線個股,還有已經形成了一致預期邏輯的‘大基建’主線,應該是更符合這些主力機構資金的建倉、增倉邏輯的。
至於中小盤、小微盤這條線。
縱然目前這條線上,很多股票已經跌出了價效比。
但是在市場流動性沒有大的改善,宏觀局面上,沒有釋放更多流動性的情況下,機構主力資金群體,對於這條線,肯定還會偏向於謹慎,不會輕易貿然介入並增倉做多。
這個市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