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農曆二月十三,星期四,宜求醫、治病。
唐植桐上午在學校趕了半天作業,下午去旁邊院校做了一場報告。
由於這年頭的報告的氛圍以嚴肅居多,所以唐植桐這種輕鬆友好,甚至有些詼諧的風格很受歡迎。
彙報結束後,有膽子大的女同學甚至專門抱著本《赤腳醫生手冊》上臺要簽名,並趁向唐植桐做一波自我介紹。
雖然自己在這本書上沒拿到幾個錢,但唐植桐還是有種簽名售書的感覺。
名字可以籤,但示好就算了,唐植桐一概不接受。
人家姑娘表達的很委婉:希望以後能書信來往,一塊探討醫學問題、共同進步。
唐植桐拒絕的很直接:我才疏學淺,在愛人的一再鼓勵下才僥倖取得了點成績,恐怕不足以給別人指點。
這話說出去,後面也就真變成了簽名……
跟熱情的姑娘們簽完名,唐植桐琢摸著以後作報告的時候,是不是提一嘴小王同學如何支援自己參與《手冊》的編纂和發明工作?省的傷了人家大學生姑娘的臉面。
唐植桐收拾好東西,沒有再回郵電學院,而是騎車找了片空曠無人的地方,打算練練彈弓準頭。
昨兒料定野雞今兒有一劫,那就得讓這事應驗嘍。
唐植桐先在樹上畫個圈,往後退出十多米,拉了幾次彈弓,熟悉一下手感。
小時候的唐植桐玩過彈弓,但由於當時力氣小,拉不開,更打不著麻雀。
等上了初中,力氣大了,眼睛卻近視了,那時市面上的鏡片只有兩種,玻璃和樹脂。
玻璃的重,戴一天能把鼻樑壓破,樹脂的輕,但不耐磨,往往一兩個月下來,鏡片就花了。
種種因素迭加,唐植桐最終沒能打下麻雀來,但卻準確命中過兩戶鄰居的洗衣盆。
那時很多鄰居都是在自家院子裡洗衣服,唐植桐站自家院子裡打麻雀,彈丸飛出去,拉出一條拋物線,躍過房頂,落入正在洗衣服的鄰居家的盆,把人家嚇一跳,於是就找上門來……
有這麼兩回,唐植桐開弓打鳥的職業生涯就斷送了,彈弓入庫,鑄劍為犁。
任誰也沒想到,世道輪迴,這次又輪到唐植桐用彈弓打野雞了。
唐植桐試了幾次,準頭依舊不咋滴,那就只能“打哪指哪”,瞄準,放靶子!
先把彈丸打出去,然後薅只野雞出來,擺正野雞的腦袋,讓它試試彈丸的硬度。
野雞保持著當初在東北深山老林裡警戒的姿態,被薅出來後,還沒來得及做出姿態調整,腦瓜子就捱了一下。
“腦袋嗡嗡的!”如果野雞會說話,估計會這麼描述此時此刻的感受。
看著在地上撲稜的野雞,唐植桐往前小跑幾步,給正在地上用翅膀摩擦地面的野雞鼓勵道:“加油,你能行的,站起來!起來跟我說說體驗,或者給我寫篇體驗報告也行。”
“啊!啊!”野雞一邊蹬腿,一邊撲稜翅膀,嘴裡發出的動靜彷彿在回覆唐植桐的鼓勵一般。
“你說啥?我聽不懂啊。一個泥巴做的彈丸就讓你受不了了?你是不是骨質疏鬆?以後可不能挑食了,得多補補鈣。你瞧,我用彈弓你都疼成這樣,別人用槍你又該如何面對?”唐植桐也不著急,反正野雞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聽著野雞單調的叫聲,繼續調侃道。
話是這麼說,如果這隻野雞能緩過來,唐植桐也不會真給它補鈣的機會,只會再給它一彈丸送它一程。
興許是看透了唐植桐的虛偽,野雞最後撲稜了幾下,心不甘情不願的耷拉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