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答應舍友從家裡帶點配好的醬汁,現在還沒有收拾出來,得趁這點空把薺菜拌好。
回到宿舍,唐植桐從空間薅個生理鹽水瓶子出來,灌上醬油、蠔油、海腸粉、鹽,蓋上蓋子,如抽風般上下左右搖晃個兩分鐘,讓裡面的東西充分融合。
然後拿上舍友挖的薺菜,去洗漱間擇洗一下。
宿舍除了舍友洗臉、洗腳的搪瓷盆,沒有什麼大盆。
薺菜是入口的東西,用這種搪瓷盆有點不講究,唐植桐想了一下,選擇用搪瓷飯缸。
手頭只有一個自己的搪瓷飯缸,唐植桐就一缸一缸的燙,燙個一分鐘撈出來攥幹,如此重複。
在家有切的條件,這邊沒有,將攥乾的薺菜放入搪瓷飯缸,直接澆上醬汁拌兩下就算完活。
“條件有限,大家湊合著吃吧,吃完咱們再拌。”待舍友打飯回來,唐植桐指著自己剛拌好的薺菜和尚未拌的薺菜說道。
“這已經很好了,得知足。若不是唐老師這一手,咱們這蓮苞莓可不容易嚥下去。”竇永昌很知足,他能適應涼拌薺菜,覺得也好吃,但總感覺缺點醋,挑了兩筷子進自己飯缸,然後拿起醋瓶子,往裡面“咕咚咕咚”就是一頓倒。
“給我也來點。”路堅看到醋,已經口舌生津,有樣學樣道。
對於這兩位舍友嗜醋如命的行為,其他舍友早已見怪不怪。
自開啟學以來,這兩位老兄的手頭就開始緊張了,消費一再降級,但他們寧願卷大炮抽葉子菸,也不願斷了醋,甚至跟老鄉打聽好哪的醋好吃,星期天的時候專門出門去排隊打醋。
雖然唐植桐說吃完再拌,但舍友們都是從苦日子熬過來的,相當自覺,就吃完了拌的那些。
對此,唐植桐很理解,由於供應緊張已經擺在了明面上,最後的遮羞布就如同那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就等有人輕輕捅一下了。
現在無論是象牙塔,還是百姓家,絕大部分都在算計著過日子。
也正是由於經歷過這個時代,所以當下這批人即便到了富足年代,依舊保持著刻在骨裡的節儉。
憑藉老年人證,坐上免費的公交車去景區,景區還必須得是對老年人免費的那種。
渴了,有自帶的白開水,餓了有自帶的麵包、饅頭鹹菜,主打一分錢都不讓景區賺。
但他們的兒女、子孫就不同了,主打一個輕裝上陣。
渴了,景區有什麼特色飲料?二十元一杯?買!
餓了,當地有什麼特色美食?火鍋、日料、韓餐、西餐、中餐、簡餐、減肥餐、下午茶、燒烤、海鮮……吃!
眼下大傢伙要求不高,就一個樸素的願望:不拘孬好,吃飽就行。
就這個,絕大多數人都只能眼巴巴的盼著,壓根實現不了。
剩下的薺菜,唐植桐用自己的搪瓷飯缸拌好,放在了陽臺,讓大家晚上或者明天再吃。
下午,唐植桐報告、作業又忙活了一通,回到家發現小王同學情緒不太高。
“你這是怎麼了?哪不舒服?”春秋交替的季節,很容易感冒,唐植桐用手背貼了一下小王同學的額頭,關心的問道。
“沒事,就是有點累。”在婆婆面前,小王同學勉強跟丈夫笑笑,沒有說原因。
小王同學的額頭溫度不高,既然她不願說,就表明不方便說,所以唐植桐沒再問,打算吃完飯回廂房再說。
飯後,回到廂房,還沒等唐植桐問,小王同學就講起了緣由:“今天去看姜姐,有個同病房的產婦也是早產,孩子太小,沒挺過來,一家人哭的悽慌,看得人心裡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