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唐植桐為難的點點頭,都是一個議題一個議題的往下走,先讓自己說有點不符合規矩。
“大膽說,說錯也沒事,我們這幫老傢伙還能容不下一個孩子嗎?”兩槓四星和藹的鼓勵道。
“行,那我就斗膽說上一說。”話都到了這份上,唐植桐也就不再扭捏,拿起筆記,順著自己剛才信手整理的意見侃侃而談起來:
“有大夫提到一些兒童疾病的治療方法問題,我的看法是預防大於治療。
我家那邊,同齡人中有小兒麻痺的,本來好好的一個孩子,一旦沾上這種病,輕者手腳不利索,重者說話都成問題,本人痛苦,家人也痛苦。
我妹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生在解放前後,享受到了國家的福利,能有疫苗打,從根子上解決了個問題。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病症,我妹妹打的白喉、乙腦疫苗。
我的看法是,是否能聯絡相關部門,針對小兒麻痺這種常見的、致殘率比較高的疾病,擴大疫苗生產規模或者加大研發力度,從源頭解決這個問題?”
唐植桐知道信中提到的那幾種病症,別說是現在,就是八九十年代,在農村依舊有孩子不幸感染,說到底還是疫苗的事。
但這件事已經遠遠超出了婦聯、編纂委員會的職責範圍,得衛生部門牽頭才行。
現場也有衛生口的人,唐植桐就是說給他們聽的。
“還有就是咱這次的修訂後,肯定得刊印新的《赤腳醫生手冊》,這對於購買過第一版手冊的群眾有些不太友好,前後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想獲取最新的內容,還要重新再買。
我想著能不能出一本小冊子,把此次修訂的內容單獨列出來出版,這樣價格能低上很多,可以為群眾省下不少錢。
委員會甚至可以單獨申請辦個期刊。
雖然現在有不少醫學類的期刊、雜誌、報紙,但內容都過於細分、專業,面對的訂閱人群也都是相關醫療機構的人員,對立志於服務農民的知識青年並不太友好。
我們不用在自己的期刊上說什麼試驗資料,就直截了當的說什麼病用什麼藥管用,怎麼個用法。
一年或者兩年,委員會整理好這些內容,增補到下一版本的《手冊》中。
除此以外,還可以定期刊登一些群眾來信,就群眾關心的問題以公開的形式進行回覆。”
“我才疏學淺,就這些。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唐植桐合上筆記,說了結束語。
“小唐同志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意見都很中肯,很好啊!”兩槓四星率先鼓起了掌。
葉志娟很高興,從女婿剛才提成藥、翻譯的時候,臉上笑容就沒斷,這會感覺臉都快笑僵了,可還是忍不住笑,很長臉!
“衛生部門的同志有什麼看法?”掌聲停止後,葉志娟問道。
不能光讓女婿出頭,既然在座的專家都認可唐植桐的想法,那自己這個做岳母的,於公於私,都得先讓衛生部門表個態。
“唐植桐同志提的建議很中肯。防疫方面,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廣種痘,目前已卓有成效,但其他疫苗在研發、生產、運輸、費用環節,都存在困難。我回去以後立即跟領導做專項彙報,想辦法克服困難,儘可能推動這件事。”衛生部門的代表站出來表態。
他沒認為唐植桐是在有意難為衛生部門,畢竟說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實話,但他也難啊,這事他根本做不了主,只能相誠以待,語氣非常誠懇。
接下來,其他專家就今天的各種意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就藥方驗證的問題,根據自己所屬的特長,主動認領了任務,打算回去驗證藥效。
大家談興很濃,這一聊就過了下班的點。
會議結束後,葉志娟簡短的做了總結,這是一次勝利的會議云云。
最後,葉志娟公佈道:“我們婦聯為大家準備了工作餐,大家請移步食堂就餐。”
現下雖然糧食供應趨緊,但外出參加會議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管飯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開會。
再過一年,就連更高階別的也一樣,平時很難請的人,一聽說去陪外賓,響應的那叫一個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