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記住了,嫂子。”儘管鳳芝年齡小,有些事還不明白,但嫂子說話比哥哥好使,痛快的答應下來。
“好孩子。”王靜文摸摸小姑子的頭,誇獎了一番,才站起身來。她越來越喜歡模仿丈夫的動作,不知道這是不是受菌群交流帶來的影響,感覺還不賴,她很喜歡。
接下來,眾人在御花園轉悠一圈,便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上,唐植桐載著王靜瑩和王敬民,小舅子坐不住,老是挪動屁股,他擔心小王同學騎不穩,而靜瑩個頭比鳳珍高,想來體重也高一些,也算給媳婦減輕負擔。
花市離故宮並不遠,一刻多鐘就到了。
張桂芳對兩位小親戚的到來表達了熱烈歡迎。
時令所致,家裡沒什麼能待客的水果,張桂芳找出唐植桐去年帶回來的幹棗,洗了一盤,王敬民顧著自己吃,而王靜瑩硬塞了鳳珍和鳳芝各一把。
這是生活貧困時獨有的現象,有什麼好吃的先緊著客人吃,自家人靠後。
王敬民抓著一把幹棗,站在正房門口,看著鬱鬱蔥蔥的院子,滿眼羨慕,眼睛都直了,全是能吃的!嚥著口水跟唐植桐說道:“姐夫,伱家真好,菜真多!”
“等掛果了,給你一份吃。”唐植桐揉揉小舅子的腦袋,許諾道。
“一點點就行,多了我媽不願意,說現在都困難。”王敬民也不能說不懂事,捏著啃了一半的幹棗,示意只送一點點就知足了。
“我說過,但凡有我一口吃的,就餓不到你們,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小孩子可能不懂此中含義,卻是個合格的傳聲筒,君不見後世家裡有任何事情都瞞不過幼兒園的老師……
“謝謝姐夫。”王敬民知好歹,遞給唐植桐兩個棗,借花獻佛道:“姐夫吃棗。”
“你吃吧,我給你燉雞吃。”唐植桐看著已經將老母雞抓在手的母親,準備殺雞。
王靜文第二次上門時帶了兩隻老母雞,一隻抱窩後專職帶小雞,得緩緩再殺,另一隻下蛋已不多,加上唐植桐換回來好幾只小母雞,這隻老母雞的剩餘價值到此為止,到了壽終正寢、殺雞治肚餓的時候了。
王靜瑩就文雅了很多,和鳳珍並排站在一旁,指著院子兩邊唐植桐種下的兩顆棗樹說道:“我家後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是棗樹。鳳珍,我真羨慕,你家真好。”
“主要是我媽和嫂子打理的好,你以後常來玩。”鳳珍話少,但不傻,笑著跟靜瑩輕聲說道。
王靜瑩已經懂事,看看在一旁忙碌的姐姐姐夫,回道:“我想來,但得回去問問我媽。”
“沒事,少不了你們一口吃的,我媽說的。”家裡談話極少避著鳳珍,有些事她知道,但不會在外面說,但在家裡嘛,不免有些自豪。
唐植桐沒關注小姐們的談話,他忙著泡榛蘑、粉皮,小雞燉蘑菇嘛,這個他熟。但老母雞去毛去內臟,也就一斤多沉,不夠七口人吃,只能往裡面多加其他配食。
“媽,一隻雞不大夠,要不咱把那兔子給燉了?”唐植桐看著籠子裡養的兔子,本來還覺得能活到六月,但依照目前的情況看,今兒就得“砰”了。
軟弱無力的求票~~~後繼乏力,排名在掉,讓人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