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軍中,燕國貴族正進行最後的戰爭動員。
從哈拉和林一路殺進中原,並不僅僅是因為所謂的野心,而是真正的從內心中的不滿。
“來自大燕的兒郎,在長安,聽從我們的命令,燕王愧為燕武王的後裔,他屈辱的臣服於中原朝廷,而置我大燕百姓的生死於不顧,而置我大燕百姓的福祉於不顧。
這世上難道有人生來就應該生活在黑暗中嗎?
難道這世上有人生來就應該生活在困苦之中嗎?
至高的素王教導我們,這世上的每一個人,他都公平的愛護,無論中原還是草原。
為什麼,我們就要在寒冷的草原上生存?
為什麼,我們就要眼睜睜的看著幼稚的兒童,死在寒風之中?
為什麼,我們就要在邊疆守衛?
這不公平!”
發自最內心的吶喊,在長安之北的渭河上回蕩,來自燕國的騎兵,萬馬長嘶,萬劍齊舉。
“洛陽的天子拋棄了我們,他只做中原人的天子,卻讓我們在草原上自生自滅。
兩百七十年!
我們已經不能再忍耐了。
忍耐只能受到更久的壓迫,我們的祖輩已經受盡了苦難,如果我們不反抗,未來我們的子孫就會依舊在草原上承受風霜寒雪。
我們是諸夏的子民,我們為了開拓諸夏而前往西域,我們為了中原的和平而在草原上奮戰,但最後,我們得到了什麼?
我們在草原上,見到天災和死亡。
你們願意嗎?”
無數道聲音在迴盪,“不願意!”
“不願意!”
情緒的調動已經快要到達一個臨界點了。
“本公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中原人在中原享受著和平和安康。
長城很多年沒有修過了,不是中原不需要了,而是用我們的血肉去鑄成新的長城。
為什麼啊?
為什麼!
難道長安的人天生高貴嗎?
難道洛陽的人天生高貴嗎?
既然同樣生在天地之間,為什麼中原人就可以在繁華的城市中,享受著四方的物資,他們甚至就連晚上都有燈會去欣賞。
他們居住著華美的房屋。
他們有精美的書院,就連一座縣中都有讀書的地方。
他們的城市中遍佈醫館。
他們的藥材便宜又好用。
而我們呢?
我們逐水草而居,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本公是國朝的公爵,但見識卻不如中原的富家翁。
普通的燕國百姓,本公已經無話可說了,本公只覺得羞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