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高坐明堂。
公卿列於朝上。
大唐平穩過渡到開元年間,一切都穩如泰山,有條不紊的執行下去。
鳳閣。
在開元一朝,從鸞臺也被遷徙到禁中的鳳閣後,鳳閣鸞臺基本上合二為一。
宰執間的日常會議以及重大議事,就在鳳閣中舉行,那麼鳳閣令就自動升級為首相,負責主持會議。
在諸宰相中,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主持鳳閣事務的人,就是真正的第一宰相。
“諸公可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殿中坐著九個人,洛千秋坐在最上首,剩下八個人左右列坐,洛千秋是鳳閣令,大唐唯一的從二品正式宰相,這本來是不再設定的職位,但他是天子的丈夫,這些規定對於他自然不存在。
剩下八人中,兩人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時人稱之為左相和右相,是宰相,還有六人是參鳳閣鸞臺知政事,時人稱之為執政,即副宰相。
民間簡化的稱呼,則為“同平章事”和“參知政事”。
宰相和執政並稱為宰執,依舊是大唐經典的群相制度,只不過制度和官職徹底明確下來。
還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這八人,全部都是經過科舉選出來的,尤其是六人出身進士,只有兩人出身明經,這讓天下對科舉簡直稱得上趨之若鶩。
這種趨勢是從天鳳年間開始的,在天鳳年間武曌所使用的二十三個宰相中,有十四個都是進士出身,就算是高門宰相,也經過了科舉。
這自然是武曌故意的,她就是故意用科舉出身計程車人,而摒棄那些沒有經過科舉計程車人,這樣可能會丟掉一些人才,但為了推行科舉的大業,一切都是值得的。
狄仁傑的年紀實際上已經到了致仕的時候,但現在朝中還不能缺他這個經驗老到的宰相,所以太平一直都沒有讓他致仕。
此刻狄仁傑略一猶豫,便低聲道:“大公,陛下和您成婚已有多年,但到現在還沒有天家子嗣誕下,朝野內外,多有議論,不知大公有何想法。”
唰。
幾乎在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轉了過來,這件事的確是朝野內外議論比較多的。
李氏都挺能生孩子的,不僅僅是天子這一脈,就連那些支脈也都是這樣,至今為止還從來沒有子嗣艱難過。
只有當今天子,現在都已經開元三年了,二人可是在天鳳年間就已經成婚,結果現在都沒有子嗣,讓人擔憂。
洛千秋一愣,而後灑然一笑,環視一週後,朗聲道:“狄閣老不必擔憂此事。
我洛氏的確是一向子嗣艱難,但本公乃是正兒八經的家主一脈,有素王保佑,絕不會斷掉傳承。
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就會有子嗣誕下。”
洛氏多有神異。
世人見怪不怪。
但涉及到皇朝子嗣,狄仁傑還是有些憂心忡忡,此刻聽罷後,拱拱手,“既然大公這般說,臣便放心了。”
說是放心,實際上還是不放心。
見到其他人都沒什麼要說的,洛千秋便收拾了東西,“那本公便去向陛下告知今日會議事,諸公請吧。”
鳳閣就在禁中,洛千秋只要穿過幾道門就可以回到後宮中,其餘宰相則從就近的門離開禁中。
眾人紛紛告辭後,洛千秋也不耽擱,帶著卷宗回了後宮。
太平本來是要參加今日宰執會議的,但早晨醒來的時候突發不適,於是便讓洛千秋一人前來。
洛千秋走進外殿,守在這裡的十幾個宮女,都是洛氏的靈兵,有這些人在,絕對沒有人可以刺殺太平。
上官婉兒恰好從內殿走出,嫋嫋婷婷,見到洛千秋後,當即福身行禮,很是賞心悅目,“師兄安好。”
上官婉兒屬於女子科舉的代表性人物,現在也是天下女子的標杆之一。
而且她是洛君薇唯一的弟子,還要叫洛千秋一聲師兄,這樣的關係讓她很得重用,當然她長的實在美麗,作詩也好,讓太平很喜歡,也是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女子的身份則可以讓她方便出入內外廷。
在這個特殊的女皇時代,她的身份可謂是佔盡了先機,就連洛千秋都不得不感慨她的命好,能夠生到現在,要知道當初洛氏有多少才女,都不能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