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皇太女 (第1/5頁)

兒戲。

這便是殿中群臣的感受。

大唐帝國的天,就在母子二人三言兩語間,翻覆。

殿中鴉雀無聲。

諸位宰相瞠目結舌。

洛君薇好以整暇。

武曌面容看不清楚。

李旦額頭微微滲出汗來,卻鬆了一口氣。

洛玄雲從席中站起身來,所有人都望向他。

他鬢髮全白,臉上滿是皺紋,曾經能揮舞馬槊的強健身軀,現在也鬆弛下來。

在雍國公洛玄凌薨逝後,洛玄雲便是洛氏玄字輩最後一個活在世上的人,整個家族不算洛蘇這個異類,他才是真正高壽的老祖宗。

政治真是一個活著的人才能勝利的遊戲。

曾經和帝國中樞權力毫無關係的洛玄雲,現在竟然成為了大唐朝廷的頂樑柱。

雖然老邁,但洛玄雲的眼神猶如蒼鷹般銳利,在殿中群臣注視下,他面無表情,向著御座之上的天后和皇帝拱手作揖,而後用一種帶著詠唱般的聲調,高聲道:“皇帝陛下效仿上古聖王禪讓,乃是大有功德之事,臣為大唐天朝賀,臣為皇帝陛下賀。”

洛玄雲此話一出,殿中頗有人神情一凜,亦有許多大臣,跟著洛玄雲齊聲道:“臣等為皇帝陛下賀。”

有人眼中有興奮,有人眼中有開懷,迫不及待的趕鴨子上架。

天后和皇帝間有了決定,再有臣子這麼一說,這件事就算是定了,現在能改變這件事的,只有天后武曌,李旦也改變不了了。

李旦伸手取下自己頭上的冠冕,遞到身旁的宦官手中盤子上,又上來兩個宮娥,將他身上的皇袍解下,披上諸侯王的服飾。

武曌臉上的神情柔和了幾分,“四郎,日後你便依舊做相王吧,朕封給你兩萬戶食邑,你可以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

李旦連忙跪下叩首,“兒臣叩謝母后,都是兒臣不孝,不能讓母后滿意,唯望宗家有俊秀能讓母后開懷。”

一番母慈子孝,殿下已經有人忍不住了,過氣的皇帝還這麼多廢話,別攔著我們大好前途。

那些偏向李顯的官員,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將李顯推上大唐皇帝位了。

至於理由,並不需要找新的,國不可一日無君,這不就是最好的理由嗎?

當初李旦就是用這個理由迅速上位的,現在只不過是舊事重演,但他們相信,魏王李顯絕不會如同李旦一樣,竟然遜位讓國。

李顯的王妃出身京兆杜氏,如今也有人位列次級宰相,列為參知政事,“天后陛下,相王退位,大唐無君,請天后陛下為我大唐選立新君,使天下恭敬順從。”

高亢的聲音響徹大殿。

唰。

一代新人換舊人,就是這樣現實,沒有人感慨李旦的落幕,現在趕到現場的將是新皇。

“請天后陛下選立新君!”

又有數十人站出來,齊齊向著武曌大聲作揖。

大多數人並未想太多,新君總是要立的,如今順嘴提一句而已。

武曌見到這一幕,冕旒後的雙眸微微眯起,淡淡道:“諸卿以為,朕應該立誰呢?”

應該立誰?

自古以來,君王問這種話,很少有大臣會回答,勸君王立繼承人是臣子本分,但立誰就不好說了,尤其是大唐這種比較敏感的朝代。

雖然武曌打壓諸家貴族,但韋氏在這其中所受的打壓不算嚴重,韋相形容有些誇張的說道:“陛下神武,微臣豈敢妄言,但新皇定然要從天后陛下您的諸子中擇選,如此才能繼承天后陛下您的縱橫天姿,才能繼承大唐的邦國之業和社稷國朝。”

人才啊。

就算是和韋相站在對立面上的官員,也不由感慨他真是能屈能伸,為了給魏王李顯鋪平通往皇位的道路,能這樣諂媚,是個成大事的人。

天后會是什麼反應?

實際上這不是個問題,天后只要別被豬油蒙了心,就不可能將皇位交給外人,果然天后的聲音中帶著隱隱笑意,“韋卿真是誠臣啊。”

最新小說: 大魏芳華 大明太師 天命唯漢 寒門軍神 醉入紅樓 大明次子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 扼元 大人,得加錢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紅樓之挽天傾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