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自太極殿之上升起,鋒芒似乎能直接刺死人一般。
武曌的寢殿並不如何煊赫,她在宮中最得李治寵愛,賞賜自然是極多,但她都分給了其他宮人,這對於武曌而言,就如同天生的手段一樣。
“郡主,這是從益州快馬送回來的水果,叫做荔枝,你嚐嚐看。”
武曌將荔枝剝開殼餵過去,她的手指鮮嫩白皙,甚至還要勝過荔枝的果肉三分,洛君薇張開櫻唇將果肉吞下,甘甜的汁水在嘴中爆開,讓人只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武曌見狀笑著取了一枚荔枝餵給自己,微微眯眼,在這座時時刻刻暗藏殺機的宮殿中,武曌誰都不會相信,包括她喜歡的皇帝李治,皇帝的諾言就像是用過的廢紙,只有傻女人才會相信皇帝的海誓山盟。
武曌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李治永遠信任她,喜歡她,站在她這一邊,但主動權必須掌握在她的手中,而不是完全依靠皇帝所謂的愛情,她武曌可不是嬌滴滴的小娘子,有的是心機和手段。
但眼前的洛君薇是不一樣的,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真的能夠讓她百分百信任,那就是洛君薇,這是一種極度複雜的感情。
“這些時日,郡主可曾去過國師那裡?說來我也有許多年不曾見過國師了,不知國師身體可還康健?”
武曌挑起話題,將話題牽引到洛蘇身上,洛君薇微微一笑,“老祖宗百病不侵,端坐靈天閣,俯視著人間,一切蛛絲馬跡,都不能脫離老祖宗的視線。”
武曌手一頓,而後便是驚喜在眼底閃過,“那我就放心了。”
洛君薇聞言微微頷首,二人的言語有些像是在打機鋒,但這正是互相尊重,洛君薇乃是女史,身負記錄史實的責任,但有些事又沒有必要記載,所以武曌不能將許多話說的太明白,否則就會讓洛君薇為難。
只可惜女眷長留宮中,要麼是宮女、妃嬪女官,要麼就是女史,洛君薇當然不可能當前面的那些宮廷職務,所以她必須得有女史身份,才能長時間留在宮中,否則武曌真想建議李治,換掉洛君薇的女史之位,這樣她說話,就不用拐彎抹角了。
武曌略一思索,緩緩說道:“皇后膝下無子,所以想要過繼一個宮女的兒子,作為嫡長子,這是因為外朝有大臣上書,請求陛下立太子,以正社稷,唉,在我看來,這卻不能安定社稷,而是禍亂之事啊。”
洛君薇神色一凜,皇后沒有兒子,這是皇后大位不穩的一大因素,實際歷史上,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收養一個地位卑微的皇子,是解決這件事的最好方法。
地位卑微的皇子一躍成為嫡長子,而皇后則能夠順利穩固地位,日後成為皇太后,還能力壓皇帝,可以說是爭權奪利的雙贏之舉。
但收養皇子能不能成功,不在於皇后本人,而在於皇帝的態度,以及外朝的態度,即,誰才是說了算的那個人,那個人拍板同意,這件事才能成功。
而現在,外朝能夠決定這件事的人,就是長孫無忌,反而是皇帝李治的態度不太重要。
實際上李治對於立太子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大臣們逼著他立太子,李治是貞觀二年生人,他的年紀還非常小,他認為自己完全不到要立太子的時候,當初對於太子之位的爭奪,也讓他心中有陰影。
最重要的是,要立太子的人,一個是皇后,一個是長孫無忌,都是他當下最討厭的人,內廷和外朝聯合起來要立太子,這更讓李治憤怒又恐懼。
這是什麼意思?
現在立了太子,是不是我這個天子,如果惹得不滿,都可以被換掉了?
這種想法的出現,簡直就是人之常情,身為天子,本就在政壇中,一直都處於邊緣地帶,現在還在皇宮中,出現一個另外冠之以“君”稱呼的人,李治就如同被侵入領地的山君猛虎,渾身的汗毛都在直立起來,本就不多的安全感,讓他徹底被刺激到了。
武曌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件事對她的計劃大有助益,她本就在思索怎麼讓皇后和長孫無忌聯絡起來,現在都不會她推波助瀾,二人就主動的靠近了,簡直天助她一般。
聽罷武曌的感慨,洛君薇作為一個上好的捧哏,立刻問道:“早定儲君,以安社稷,召儀為什麼說是在禍亂社稷呢?”
武曌柔聲道:“太子之位,豈能夠輕易立呢?
我大唐建朝以來,因為太子之位所託非人,而造就的結局,難道還不能讓人警醒嗎?
國家沒有嫡子,太子乃是國之根本,陛下不立太子,正是要考量諸皇子,擇其中的賢能之人,以真正安定國本。
但現在太子之位卻成為某些人爭奪權力的工具,成為某些人安身立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