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王都被破,大量的公卿貴族或者投降,或者被俘虜,公室子弟自然更是首當其衝。
“公子,秦人圍城,必須立刻離開韓國了。
您一向不受重視,秦人不會在意您,您是可以逃走的。
臣家中有奴僕近千,都是忠勇之士,可以挑選百位護衛您離開。”
張良滿臉焦急的勸解著韓非,韓非滿臉苦澀的望著天空,緩緩道:“吾國已亡,天下悠悠,又能前往何處呢?
就這樣拋下社稷和宗廟嗎?”
張良急聲道:“公子,社稷宗廟在人不在物,只要您能逃走復國,天下廣袤,何處不能重建韓國宗廟呢?
您是天下少見的天才,您是足以成為聖王的人物,王上不聽您的忠言,最終落到這個地步。
但是您卻不能自暴自棄,尤其是您的書籍,難道就要這樣失傳嗎?
您的老師荀子是洛國學宮的祭酒,您還是韓國公子。
洛國公室一向厭惡秦國,知道您的身份,定然會接納您。
若是您願意將心中所學向洛國公室道出,他們一定願意庇護您。”
韓非被張良說服了,沉思片刻道:“子房,你也走。
吾不過胸中有些迂腐的學問罷了,但你卻是能縱橫天下的人物。
我知道你絕對不會出仕秦國,不能留在韓都之中等死。
隨吾到洛國之中去,伱定然能受到重用。”
張良搖搖頭道:“公子放心,良不會留在韓都之中,但洛國就不必去了。
除非素王臨凡,否則洛國不是秦國的對手。
但良不相信秦國真的完全沒有缺點,我要到秦國之中去看看,到天下諸國中去看看。
看看秦國到底有什麼弱點。
張氏為相,輔佐五代先王,現在秦國亡韓。
吾立誓窮盡此生,定要覆亡秦國!”
張良的話中滿是斬釘截鐵,充滿著決然的意味,在二十歲的年紀,他就確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
像他這樣的人,現在有多少?
未來又會有多少呢?
兩人執手凝噎,眼眸之中滿是對國破家亡的悲痛,在張氏護衛的保護下,分別向著城外逃去。
……
“吱呀,吱呀。”
大量的馬車押運著無數從韓國之中搜刮來的珍寶向著秦國而去,在軍隊的末端,則是押送著韓王的囚車。
披頭散髮的進入了咸陽城。
隨之而來的是韓國公子、公主和韓國的貴族。
韓國貴族之中有的向著列國逃走,意圖為韓國復國。
還有很多直接投降,甚至用韓王來換取榮華富貴。
這些貴族雖然愚蠢,但有一點看的很清楚。
秦人不讀書只打仗,除了割腦袋和種地,別的都不會。
秦王要治國,還是要靠他們這些識字懂律法的貴族。
這些人帶著一絲的對未來的期盼隨著大軍來到了秦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