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援朝作為技術刑警的負責人,總結所有線索。
骸骨的技術鑑定資料還沒出來,陸川的發現是唯一發現。
「能不能做血型檢測?」
「我試試,」陸川的中級現勘技能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處理起來問題不大:「衣服碎片比較小,不一定能提取到足量的表面抗原。」
「沒事,既然有血跡,等現場那邊挖掘更多的碎片,說不定就能採集到。」
技術鑑定不僅僅需要靠儀器,從骸骨的表面,就能分析出很多東西。
解剖臺上,擺放的是三隻左手骸骨。
「陸川,從這兩隻左手骸骨上,能看出什麼?」
橋墩上***的三隻左手,手臂部分還在橋墩裡,但是左手已經清理出來。
只不過破碎的比較嚴重,拼湊起來也有一些缺失,還有一部分包裹著水泥碎片。
從五年前開始,張援朝就很少親自做法醫鑑定,而是指導跟著自己學習後輩。
所以,張援朝多是採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引導。
QZ市刑偵支隊的法醫王瑞慶還在現場,跟在張援朝身邊的人都是省廳那邊過來。
掌骨,是人體比較特殊的骨骼組成部分。
無論是手掌還是腳掌,都是骨骼數量最多的部分,而相比較而言,手掌骨比腳掌骨在法醫領域分析裡,更有鑑定價值。
其中最重要的是骨齡的判斷。
掌骨的指骨、腕骨和橈尺骨之間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是確定骨齡非常重要的依據。
恰好,三隻左手的掌骨碎裂較重,但是完整度還不錯。
能夠較好的觀察到骨化中心的的厚度。
當然,理論知識是理論,在場的法醫沒有不知道這一點的,可是骨化中心到底發育到什麼程度,關聯什麼年齡,這就是隻有經驗才會帶來的。
「從大小來看,左側兩隻手骨寬大,指骨中間間隙較大,是男性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般來說,男性的骨骼要比女性的骨骼寬大,尤其是手骨。
解剖臺上的三隻左手骨,對比非常明顯,甚至,兩隻左手的大小,比陸川本人的手骨都要寬一些。
骨骼的成長,是有一定的比例關係的。
就像身材高大的人,穿鞋的尺碼也會大一些。
現實中,很少有見過一米八的人,會穿三十幾號的鞋子。
所以,陸川首先給出了這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