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分析會上大家各抒己見。
陸川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都很關注的一個觀點。
就是陳凱的去向。
大多數認為在商場發生遭遇戰之後,陳凱應該立即離開海州市,這樣的話就很難鎖定對方的具體位置,為後面的抓捕帶來非常大的難度。
這也是正常人的正常想法。
作為a級通緝犯,碰到警察還不跑,那在這等什麼?
但是,陸川卻認為對方一定還在海州市,為什麼給出這麼肯定的猜測?
“理由很簡單。”
陸川站起身,走到投影儀前。
“就是陳凱為什麼冒著被逮捕的危險從國外回到海州市!”
“畢竟對方已經潛逃了18年。”
“當年的陳凱剛剛35歲,現在的他已經53歲了。”
“對方回到海州市是想東山再起嗎?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這個可能性不是不大,而是根本就沒有。
而且就算對方想要東山再起,也應該是回到天州市,而不是來到海州市。
再者說現在的社會環境和18年前的環境是截然不同的。
打打殺殺那一套在18年前比較好用,但是現在不行了。
更別提,陳凱現在都已經50多歲了。
“既然對方不是回來東山再起的,那對方為什麼回來而且還帶著保鑣。”
“是回來自首嗎?顯然也不是。”
對方如果真的回來自首,那就不用帶保鏢,遇到警察的時候也不可能發生遭遇戰。
“所以我的判斷是,陳凱回國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
“而這件事情就在海州市。”
“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在陳凱看來,甚至超越了他自身安全的程度。”
“所以我不認為陳凱在沒有完成這件事之前,會離開海州市。”
這個判斷……
眾人聽完,確實有點道理。
就像陸川分析的,陳凱為什麼回來?
在外面已經安穩的呆了18年,如果就這麼呆下去,陳凱可以在外面善終也說不定。
可是對方偏偏就回來了。
“還有一點,”說話的是任強:“報警的人,到底是什麼人,現在還沒有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