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文點點頭,這件事他早就知道,今天一大早他就給老同學宋江國打過電話。
「但是到底能不能比對成功,現在還不好說。」
這一點,無論是胡國慶,還是馬少文,其實都沒有抱多大期望。
畢竟,省廳的指紋鑑定分析專家都搞不定,海州市那邊的陸川雖然在指紋會戰中技壓群雄,但是能不能比對成功,誰也說不準。
「所以,我們目前的思路是,從王順義的人際關係著手調查。」
「尤其是王順義和死者有關聯的人際關係,是重點排查內容。」
馬少文點點頭。
王順義被陷害,是已經確定的事實。
所以,兇手為什麼要陷害王順義?
兩者之間如果無冤無仇,兇手為什麼設計這麼周密的計劃,栽贓陷害給王順義?
另外就是死者本身的身份。
從目前的調查結果看,死者和王順義之間沒有直接往來,互相之間也不認識。
那麼就有兩個可能,兇手殺死死者,要麼是隨機的,要麼是故意選擇的殺人物件。
「案發現場是死者的家裡,房門鎖被暴力破壞。」
「從作案過程和難易程度來看,兇手選擇殺人的物件應該不是隨機的。」
這一點,馬少文是贊同的。
如果隨機殺人,那麼大街上隨便選一個人,只要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人煙稀少的地方下手,總比破門而入殺人來的容易。
「所以,我們更傾向於,兇手和死者有仇怨或者其他關係。」
「兇手同時和王順義之間也有仇怨關係。」
「殺人,栽贓陷害,一箭雙鵰。」
胡國慶雖然在辦案的時候,犯了激進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悲劇發生。
但是作為老刑偵,在發現問題後,分析起來案件背後的原因,還是非常到位的。
對這些分析,馬少文是認可的。
但是,也正因為認可,馬少文心裡的火氣就更大。
因為胡國慶等人,明明有能力把案子辦好。
結果還是出現了王順義自殺的事情。
至於看守所的所長,事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就被撤職了。
無論這個案子能不能破,他也別想有好果子吃。
能不能繼續穿那身警服,現在都不好說。
命案嫌疑人,關在看守所都能自殺成功,越獄都沒這個情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