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獎勵:初級指紋鑑定分析技能卡。”
“宿主是否領取獎勵?”
“領取!”
指紋鑑定分析,是目前刑偵手段中,最常用的一種證據分析方法。
關於指紋的鑑定分析,起源於國外,系統的形成理論知識。
但是在古代,關於指紋的應用,早就已經開始。
簽字畫押中的畫押,就是指紋拓印,進行身份標記。
幾百上千年來,指紋就已經作為一種身份識別的有效工具在被廣泛使用。
而指紋之所以成為辨認身份的工具,基於兩個原則:每個人的指紋形狀終身不變,每個人的指紋均不相同。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紅掌,有的粉嫩,有的呈褐色,有的嬌豔欲滴,有的乾枯無水,有的被很多人撫弄過,有的乾淨可愛。
陸川在公安大學的時候,學習過相關的知識,並且作為現勘專業中比較重要的技能,陸川在畢業的時候,就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指紋鑑定分析。
但是,和系統獎勵的初級指紋鑑定分析技能相比,陸川曾經學習過的鑑定知識,單薄的有些可憐。
經過多年發展,指紋鑑定在刑事偵查中,已經形成了標準的工作流程。
在相關工作規範中,指紋鑑定可以分為預備檢驗、分別檢驗、比較檢驗和綜合評斷幾個過程。
透過比較最終鑑定達到同一認定的目的,從而為刑事訴訟提供證據。
指紋上的紋路,凸凹不平,紋路有起點,有終點,有交叉點。
這些特徵點,就是比對指紋的重要特徵。
在現實中,指紋的採集很難做到非常全面,也就是說,指紋比對是很難完全比中指紋中的所有紋路的。
所以,目前的指紋比對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
專業術語叫異同評定,通俗的說就是比對指紋不相同還是相同。
這就需要確定指紋比對特徵點,比如兩條指紋紋路的交叉點。
兩枚指紋選取相同位置的交叉點進行比對,如果有差異,那就不用比對其他特徵點了。
因為這一處差異,就足以確定兩枚指紋不是同一人的指紋。
當然,指紋比對中是有很多專業術語。
比如指紋紋路的凸起部分,叫做嵴,凹下去的部分叫做峪。
嵴和嵴之間交叉延伸,會形成終結點、分叉點、分歧點、孤立點、環點和短紋。
指紋的鑑定分析,就是透過這些特徵點,分析指紋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