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檢測出一種希有的野生菌菇碎片,這種菌菇生長在海州郊外山區的特定樹林中,採摘難度大,通常只有少數高階私房菜館會使用。此外,食物殘渣裡還有一種特殊的香料粉末,經過成分檢測,確定是一種由多種異域香料混合調配而成的獨特調味料,在海州市僅有一家老字號調料店能夠調配。
張凱迅速將這一發現告知陸川:“陸隊,死者胃碎片的食物很有指向性,海帶、野生菌菇和特殊香料,這些線索能幫我們縮小調查範圍。”陸川思索片刻後下令:“張輝你去排查市內所有提供這種深海海帶和野生菌菇的海鮮餐廳與私房菜館,檢視近期的顧客消費記錄,重點關注案發前三天內的用餐人員,看看能否找到死者的蹤跡。王帥你們組去那家老字號調料店,調查近期購買這種特殊香料的人員資訊,尤其是大量採購的顧客。”
張輝和王帥領命後,立刻兵分兩路展開調查。張輝負責排查飯店,他帶人穿梭於海州市的大街小巷,一家一家地走訪那些提供深海海帶和野生菌菇菜品的餐廳。每到一家飯店,他都先向經理或領班表明身份,然後出示死者的照片,詳細詢問:“麻煩您看一下,在最近三天內,有沒有這樣一位女士來店裡用餐,她點的菜品裡包含深海海帶和野生菌菇。”他還不忘補充一句:“同行的可能還有一位男士,不過對方可能遮擋了面部。”
在一家名為“海味鮮”的海鮮餐廳,張輝和往常一樣進行詢問。經理皺著眉頭,仔細端詳照片後,突然一拍腦門:“好像有點印象,三天前晚上,確實有個女士點了我們店的特色海帶菌菇煲。當時我還注意到,和她一起的男士打扮很奇怪,全程戴著帽子和口罩,刻意不想讓人看清臉。”張輝心中一喜,趕緊追問:“那您這兒有當時的消費記錄嗎?上面可能會有聯絡方式或者其他有用資訊。”經理連忙點頭,帶著張輝來到收銀臺,調出了當晚的消費記錄。可惜,付款方式是電子支付,且繫結的是一個匿名賬號,沒有留下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另一邊,王帥在排查老字號調料店。他向店主表明來意後,店主回憶道:“這種特殊香料調配起來複雜,平常沒什麼人買,最近一次有人大量購買是在一週前,是一個戴著墨鏡的男人,買了一大包,說是要拿去餐廳用,但沒說具體是哪家餐廳。”王帥追問道:“您還記得他的體型和口音嗎?”店主想了想,說:“他身材偏瘦,口音嘛,聽起來有點像外地人,但在海州待了挺久的樣子。”王帥一邊記錄,一邊繼續詢問:“那在購買這種香料的顧客裡,您有沒有印象和照片上這位女士相關的?”店主再次仔細看了看死者照片,搖了搖頭。
王帥沒有氣餒,他決定擴大調查範圍,不僅詢問近期購買香料的顧客,還檢視了調料店的進貨記錄和銷售賬本。在仔細比對了近一個月的賬目後,他發現有一家名為“逸香閣”的私房菜館,在案發前頻繁採購這種特殊香料。王帥立刻趕到“逸香閣”。
在“逸香閣”,王帥向老闆出示死者照片,並說明情況。老闆看了照片後,思索片刻說:“我記起來了,這個女孩前段時間來過幾次,她好像和我們店裡的廚師有點熟絡。”王帥趕緊找到廚師,廚師看到照片後,驚訝地說:“這是小敏啊,她是我朋友,前幾天還和我一起在店裡研究新菜品,用的就是那種特殊香料。不過最近幾天沒見著她了。”
王帥和張輝將各自調查到的線索匯總,透過對“海味鮮”餐廳消費記錄的深入追蹤,以及“逸香閣”廚師提供的資訊,最終確認死者就是小敏,全名林敏。至此,死者身份終於得以確認,案件也迎來了新的突破口。
在確認死者為林敏後,警方迅速將調查重點轉向她的人際關係。陸川深知,兇手往往就在受害者身邊的人際關係網中。他安排王帥和張輝深入調查林敏的朋友圈、同事圈,尤其關注與她關係密切的男性。
王帥和張輝首先來到林敏工作的公司。他們向林敏的同事們表明身份,開始詢問相關情況。一位與林敏關係較好的女同事回憶道:“林敏平時性格開朗,和大家相處都很融洽。她有個男朋友,叫秦宇,兩人交往了大概一年多。不過最近這段時間,他們好像經常吵架,關係有點緊張。”王帥立刻追問:“那你知道他們因為什麼吵架嗎?”女同事猶豫了一下,說:“好像是因為秦宇工作上的事情,具體我也不太清楚,林敏沒跟我細講。”
接著,警方找到了林敏的幾位閨蜜。其中一位閨蜜透露:“秦宇最近變得很奇怪,對林敏忽冷忽熱的。有一次我和林敏逛街,碰到秦宇和一個陌生女人在一起,林敏當時就很生氣,兩人大吵了一架。從那之後,他們的關係就更差了。”王帥和張輝將這些資訊詳細記錄下來,愈發覺得秦宇有重大嫌疑。
隨後,警方透過技術手段,獲取了林敏的社交軟體聊天記錄。在聊天記錄中,他們發現林敏和秦宇之間確實存在諸多矛盾。秦宇似乎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煩,經濟壓力也很大,而林敏對他的態度也逐漸變得不耐煩。這些矛盾很可能成為引發悲劇的導火索。
警方迅速鎖定秦宇,並對他展開調查。然而,當詢問秦宇案發時的行蹤時,他卻能提供完整的不在場證明。秦宇表示,案發當晚,他一直在公司加班,公司的監控錄影和同事們都能為他作證。王帥和張輝仔細檢視了公司的監控錄影,從傍晚一直到深夜,秦宇確實一直在公司的辦公室裡,期間幾乎沒有離開過。他們又詢問了秦宇的同事,同事們也紛紛證實了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