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直靠在那裡的春梅,撅著小嘴。道:我不要,我要芸芸馬上回去。
劉鏞好笑地蹬下來問道:你為什麼要芸芸馬上回去?
春梅道:您看芸芸來了,媽媽一直抱著她。芸芸來了,你們都喜歡芸芸了,而不喜歡我了,
一句話,把大家惹得哈哈大笑。
劉鏞一把抱起春梅,指著他的小鼻子道:你真是個小氣鬼。你已經做阿姨了,應該要讓著點才對。
芸芸也不示弱,撅著小嘴道:真是個小氣鬼,還和我搶著吸我媽奶呢。
哇,把在場的人全笑得前仰後翻。
聽說冬梅回來了,老夫人也在杜鵑的攙扶下,來到廳堂上。
冬梅和蔣錫坤馬上迎上前去,拉著老夫人的手,異口同聲,道:奶奶您老人家好呀。
老夫人道:一大把年歲了,不中用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你們呀,也不時常回來看看。還有那秋梅,也好久不回來了。我啊,見你們一會,就少一會了。
冬梅笑著道:我家奶奶長命百歲,還要多見幾個重孫呢。
老夫人笑呵呵道:就我家冬梅嘴巧。
女人聊天三件套:老公、孩子和衣料。
女人們在聊天。劉鏞和女婿也在聊天。
劉鏞問道:不知小婿近日干何事?
蔣錫坤道:岳父面前實不相瞞,家父近來生意也一般,小婿只是幫襯幫襯而已。
劉鏞若有所思,道:我眼下,揚州的鹽業、和南通的圍墾,正缺少合適管理人選,不知你意下如何?
蔣錫坤道:岳父如此抬愛小婿,乃我之大幸,一定不負您的所望。
......
經過縣試第一輪淘汰,到府試考生已經剩下不到一半。考場裡,劉安瀾和劉安江分別坐在那裡聚精會神地答卷。監考官,也時常到劉安江桌子旁觀其答卷,別看他還是一張梓童的臉蛋,而他的筆鋒流利舒暢,剛柔相濟,不見在答卷上塗塗改改,為之驚訝。
經過三天考試,劉安瀾和劉安江又同時出圈。
後來,他們又參加了八月份的院試。
院試共兩場第一場錄取人數,為當取秀才名額之一倍,用圓圈揭曉,寫坐號,不寫姓名,稱之「草案」。第二場覆試後,拆彌封,寫姓名,透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經過紅榜,知道劉安瀾和劉安江同時出案,而劉安瀾為貢生,且才13歲的劉安江成為稟生。
得知劉安瀾和劉安江同時成為秀才,劉家上上下下無不感到喜出望外。南潯鎮也傳得家喻戶曉,尤其是劉安江13歲就成為秀才,成了南潯鎮有史以來,最年小的秀才,無不傳為佳話。
老夫人也是笑哈哈地道:阿彌陀佛,那是我劉家祖上積的德啊!
聽說劉家公子雙雙出案,已成為秀才,鄉里鄉親的都前來道喜祝賀。
老夫人笑著對劉鏞道:阿鏞啊,孫子同時都成為秀才,是我劉家幾代以來大喜事,理應擺上幾桌,慶祝一番。
劉鏞笑道:乃是祖上積德,擺上幾桌就免了。
得知兩個兒子都已成為秀才,尤其是長子安瀾為貢生,次子安江是一位稟生(讀書由國家發給糧食),劉鏞心裡實為高興,但他表現得十分冷靜、低調。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他把兩個兒子叫到身邊。道:現在你兩算是有識之士,也是劉家第一代有文化之人。這是你們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真才實學不假,也是祖上積的德。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以後的路更長,你們知道嗎,現在你們最缺的是什麼?
安瀾道:阿爹之意為兒心裡明白,我們缺的是社會知識,為人知識。
安江也道:有知識不代表就有文化。
劉鏞滿意地看著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