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看到素來淡漠自持的莫世子眉眼帶笑,那揚起的嘴角跟彎鉤一樣,怎麼也撇不下去的歡喜模樣……
值,甚值。
如此情緒外露的時刻,少啊,實屬難得啊,能看一眼是一眼啊。
莫息橫抱著夜十一輕輕鬆鬆地跨過火盆,在眾人火熱的目光中,走進仁國公府大門。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禮成!送入洞房!”
贊禮者唱畢。
拜完堂,獲得先祖與神靈的庇護,得長輩與親人的祝福和見證,莫息牽著綵球紅綢帶別一頭的夜十一往絮臨院走。
老仁國公逝世後,原來的莫世子成為現任仁國公,帶著柴氏由絮臨院搬入驪山院,絮臨院便空著。
驪山院是後宅主院,最大最氣派,絮臨院排第二,上觀院排第三。
絮臨院一空,仁國公便想讓嫡長子搬進去,奈何莫息以不想動為由沒搬成。
上觀院在前院,莫息沒成親,一個人住著還行。
成了親,和夜十一住一塊兒,可就再不能由著性子繼續住在前院,故而親事一定,絮臨院便在柴氏緊密鑼鼓的安排下,迅速重新修整一番。
乾淨整潔,富麗堂皇。
三步一亭,五步一閣,小橋流水,假山樓臺,貴氣中帶著雅緻,處處別出心裁,精緻得讓自來眼高於頂的莫息也沒了話。
即便他還是喜歡原來的上觀院,也承母親如此用心的情。
進了絮臨院,到婚房前,只見婚房門前廊下到廊外石階,鋪了五隻麻袋,直鋪到了石階下面。
謂傳宗接代,五代同堂的好意頭。
莫息牽著夜十一緩緩走過麻袋。
走到石階處,同樣一身喜慶的難姑扶著夜十一小心一階一階的上。
因著是喜事,銅鬼面具有些不吉利,故而今日難姑未戴面具,改戴了一層厚厚的紅布巾,蒙了半張臉,只露出眼睛額頭。
難姑這副模樣,外人或許不熟悉,但若讓阿蒼阿茫看到,定然會覺得很眼熟。
入婚房後,莫息收起綵球紅綢帶,身邊的永書笑眯眯接過,難姑也識相地放手,兩人同時退了一步。
莫息牽起夜十一的手,十指交握,慢慢把她牽到喜床邊。
他扶著她在床沿坐下。
轉身從喜娘雙手託著的喜盤裡拿起一杆金秤,回身佇立幾息,他嘴角上揚,緩緩挑起紅蓋頭。
夜十一清麗絕豔的面容便露了出來。
來看新娘子的諸位族嬸族嫂,不由皆發出讚歎聲。
“真真天仙下凡!”
“何止啊,九天玄女都沒這般可人!”
“與世子倒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可不就是麼!”
一時間稱讚聲連連。
也有暗底裡心裡忖道,身份樣貌都是頂頂好,卻可惜了是個眼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