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句席拉陛下勉強以吼出,足見其心中之驚怒。
艾爾斯特慢慢地走過去,向席拉陛下行禮非常恭敬:“但願你別誤會,畢竟我們不過是一群憂國憂民之兵,我能在這裡向你起誓:我並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發動變化的!”
艾爾斯特口氣很誠懇,並不是要博取擁護而作表演,完全出自真心實意。
他的內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得到支援,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被拋棄。
在他看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麼他將會成為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人。
因為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背叛。
這個道理老君及其背後的人也深有體會,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老國王對於艾爾斯特的叛離,才感到更加傷心,而不是生氣。
艾爾斯特是王國裡最傑出的將軍,在索菲恩王國各地享有很高的威望。
在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榮譽,也得到了民眾的擁戴,被稱為“人民領袖”。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得益於他崇高的品德與人格魅力。
一,忠於國家,忠於君王,愛民如子民。
這除其平民英雄身份外,主要在於其一心為人民為國家的奉獻精神與廉潔崇高的正面形象。
也正是出於對艾爾斯特一心為國誠意的信任,背叛者才有可能存在於以效忠而聞名的禁衛軍中,變化才有可能用如此小的代價而告終。
“那您是指我對國家來說是種傷害,因此您想發動變化把我弄下臺嗎?”
“是啊,如果我真的是個昏君的話,那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事情發生了。”席拉王后說,“但是如果我真的是一個昏君呢?”
“當然不行!”席拉國王回答道。
“為什麼?”問題很尖銳。
辦法!席拉陛下目光中有很深的創傷,他雖沒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位多麼英明神武的君主,卻想到了自己將昏庸得被趕下神壇。
他說:“恕我直言,皇上你雖為人善良,但是不是個稱職的統治者,你的忍讓與容忍在許多情況下反而使國家處於危機之中。”
艾爾斯特仍然保持著非常尊敬的態度。
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顯得很平靜,“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您是一位有智慧的皇帝。”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驕傲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他的目光裡閃爍著光芒,他的眼神中透著自豪,一點也不像勝利者那樣傲慢與得意。
“那麼,讓位之後,你們準備怎麼辦呢,你們自己坐在這上面呢?”國王艾爾斯特對大臣艾爾斯特問道。
“我不想當皇帝,而是想當大國王,因為我的兒子艾爾斯特繼承了王位……”艾爾斯特說。
“不錯!”大臣們都這樣認為。
陰謀,若謀反者為他人,則因血統問題不能坐穩帝位。
艾爾斯特想建立一個新的王國,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才能讓自己的國家不會被改朝換代所拋棄,充其量是多費點手和腳。
艾爾斯特慢慢地搖搖頭,說道:“你誤解了我,我從來沒有想過把你拿去取而代之的念頭...當你讓位時,我將使杜林公爵登上王位,你呢?我還能確保在許可的限度內給予你最充分的自由呢!”
“杜林,他是個小孩子,一點決策能力都沒有,他做國王不還是要做你們的傀儡嗎,這和自己直接做皇帝又有啥兩樣呢?”
“那是暫時的,我將在此後的歲月中好好地扶植輔佐杜林公爵使之成為真正的君主。”
老王默不作聲,他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地坐在那裡。
艾爾斯特說:“國王,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士。”
他的話讓國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