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晃晃悠悠的過。
羅世豪還是在三天之後收到了騰飛人事部的錄取通知信。
職位從二級工程師開始。
他有沒有興奮的跑去拿楚婷一血陳平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今年以來往他這邊投簡歷的人越來越多。
馬上就是六月,六月屬於畢業季。
騰影集團在剛剛過去的半個月裡面,光收各種各樣的大學簡歷就超十五萬份。
這還不是最高峰,最高峰往往還會集中在六月到七月之間。
從這個資料上就可以明顯發現兩個問題。
一個是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了,每年至少超千萬。
而好工作卻不斷的在減少。
這種供需平衡徹底被打破之後,大學生也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甚至還遠不如那些初中畢業就去學技術的人。
國家開始啟動分流計劃,號召更多人從初中或者是高中開始就轉技術型人材。
這也意味著國內根本容不下每年這麼多的大學畢業生。
他們的未來…是個看不清的夢。
氣溫越發炎熱,集團的中央空調效果還是很好。
而騰影總部的位置又是處於魔都最繁華的外灘。
既能靜看黃浦江又能眺望整個大魔都。
張婉怡走了之後,秘書組的競爭依然很激烈。
而大學校花林秋楠已經開始了自己貼身小秘的日常工作。
她還無法接觸總裁特別助理一類,但卻能在生活以及細節上處處用心。
林秋楠著了一套白色襯衣,藍色包臀裙黑色絲襪。
大學裡麵人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女神,此刻乾的卻是端茶倒水。
陳平生拿起茶杯小品一口之後,又看了看張婉怡發回來的郵件。
上面大致說明了一些鬥音短影片今年的發展情況。
以及騰憂未來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整體規劃。
2018年的夏季,鬥音徹底迎來流量爆棚的時代。
十個人的手機裡面,至少有七個都已經下載了鬥音。
而每個人花在這個上面的閒餘時間,甚至超過了國民第一社交軟體。
微信。
這給大企鵝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騰憂傳媒帶來無線可能。
具體來說,騰憂分三個板塊組成。
第一個板塊就是大網紅培育。
這一塊主要還是以接廣告賺錢為主,鬥音還沒上線自己的帶貨功能。
預計要到年底的時候,鬥音才會大力往變現方面去發展。
而這些大網紅的未來都是以帶貨為主。
另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公會直播,靠使用者打賞來賺錢。
這一塊也是最亂的。
多打賞幾個榜一大哥,基本都能睡到一位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