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國內形勢說變就變。
國外尤其是周邊一些地區的形勢,同樣會因為華夏這頭巨無霸的轉身帶來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大變化。
沈南朋說富人移民到新加坡,除了那個地方是避稅天堂外,還有一系列因素。
陳平生也沒去過多瞭解,主要還是他不想移民。
僅把旗下最重要的資產轉移到了香江,以及緊跟國家發展戰略來確保自己的未來投資之路。
今年還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網際網路四巨頭,啊裡,外賣團,強東,大企鵝等紛紛重倉投資賣菜領域。
這讓普通民眾很是忿怒。
國內這些網際網路大廠,終究還是將屠刀砍向了小商小販。
個個都在瘋狂砸錢,企圖剝奪普通人在這片市場的生存能力。
甚至還有不少人找到了陳平生這邊,希望他也能投資一點。
陳平生毫無疑問的拒絕了,先不說這生意到底能賺多少錢。
就是幾家千億級美金的大廠,跑去搶那些起早貪黑的菜販子生意。
這事幹得就不地道。
外人不知道菜販子是怎麼賺錢的,他陳平生一個街頭賣榴蓮的水果二販子還能不清楚嗎?
凌晨一二點就要起來,一家子挑挑揀揀的擺貨清貨忙到三四點。
然後開市賣菜,大部分還都是從老頭老太手裡賺那麼一塊兩塊的差價。
其中的辛苦真不是一般人可以乾的。
而且這還是普通賣菜的,要是趕上賣魚,大冬天的凌晨你看看那水有多凍就知道了。
童澤蘭也說起一件事,國內現在的網際網路風評還是急劇降低。
主要還是這麼多年過去,很多人都在反思網際網路發展了。
你說它對經濟有多少帶動,一家銷售額過億的服裝店起來,多少實體服裝店都要跟著倒下。
而且網際網路開店都不用交稅。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整個實體行業都在快速失去活力。
這還是其一。
其二就是前幾年打得火熱的網際網路打車。
剛開始還是對大部分司機有好處,各種補貼下來工資翻了一兩倍。
時間一長,等到一家獨大之後所有人才驚奇的發現,原來這東西不止沒有提高收入,還將收入降了30%以上。
再次引發民眾對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的思考。
而且最關鍵的還是,網際網路企業發展到最後竟然都開始搞金融。
也就是放貸。
年輕人過上月光族生活還不夠,還得讓他們將未來半年甚至一年的錢都提前消費掉。
現在又去打破菜販子飯碗。
集於以上種種因素,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極有可能會遭遇一紙紅標頭檔案。
什麼是紅標頭檔案,那就是絕對的行政干預。
具體砸在哪裡不知道,但很明確的一點就是,肯定會有所限制。
這也將是整個網際網路的轉折點。
這種資訊對天使投資人來說尤為關鍵,國內市場本就不是走的西方市場經濟。
更多的還是正策引導型經濟。
也就是政策往哪動,市場就會往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