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簋,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上圓下方形,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從此,“九鼎八簋”成為中央政權的象徵。
如果普通人家裡放八鼎九簋,你就是想造反了。
好在是新社會,而且怎麼算也就一鼎一簋。
在商爺爺商奶奶的教育下,兩個兒子都是名校大學畢業,尤其是商簋,現在已經是副部級。
這輩子,商爺爺遺憾的事不多,除了不喜歡他自己的名字,還有商洛宇大學的學校,現在還有一點,黃一曦。
兩個老人沒怎麼理黃一曦,黃一曦也不意外,既是諂媚也不生氣,倒是讓兩個老人高看一眼。
商奶奶又打量一下黃一曦,面板白晰眼睛黑亮,眉彎而不軟,眼神堅韌,看起來倒沒有想像的軟弱。
尤其身材不錯,腰細後盤大,一看就是好生養。
他們在一起現在也應該有兩個月了,說不定,這姑娘肚子裡就揣娃了。
老人家一想到這,心裡火熱得很。
“小宇,你別和你媽生氣!她也是為你好,等有空的時候我和她說說,讓他們同意。”
商奶奶觀察了一會兒黃一曦,覺得她也沒自己所想像的那種小家子氣。
“真的?謝謝奶奶了。”商洛宇很高興,這還是奶奶第一次主動鬆口,同意他和黃一曦的婚事。
“真的,你是好孩子,自己爭氣,也不需要靠別人幫忙。”
商奶奶笑眯眯地說。
她突然一下子想開了,雖然兒媳婦也是為了家好,但是孫子大了,也有自己的主意了。
老話說得對,日子是自己過的,孫子喜歡,才能過的開心。若他不喜歡,別人覺得再好,也不是他想要的。
現在這個時代,不像過去那般了。
商奶奶嘆了一口氣,“咱們家走到這一步,真的不容易,我和你爺爺年紀也大了,還不知道能再活幾年。我們希望你們這些小輩們都過的幸福,這樣我和你爺爺哪怕走了,也能安安心心的!”
“奶奶,孫子不孝,讓你們操心了…….”商洛宇看著滿頭白髮的爺爺奶奶,聽著奶奶說的這些,心裡有些愧疚了起來。
“等我們做通你爸媽的思想工作,你們就挑個好日子,咱們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起來,怎麼也得舉行儀式,讓親戚朋友認識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