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洞捧著書冊,一頁一頁翻閱著,漸漸入了迷。
殿內只有噗嚕噗嚕的水沸聲。
林正陽倒是安閒自在,不時把蔬菜下鍋,涮羊肉串,撒上香料粉,吃得滿口噴香。
玄洞一目十行,翻閱書頁越來越快,到了後來更是一頁一頁不斷地翻著。
中間幾乎沒有停頓。
要說這煉氣士一旦修煉到高功法師之境,較之常人已經明顯拉開差距。
常人閱讀這樣一部書,可能要幾天時間,而玄洞卻在短短一刻鐘內就翻閱完畢。
此時,林正陽正將侍者送來的第二批羊肉串下鍋。
玄洞翻閱完畢,將書卷合上,閉目沉默。
過了幾息,才睜開眼睛。
林正陽問道:
“如何?”
玄洞微笑著:
“臣已大略翻完,書不錯,是用了心的,比坊間那些雜記高明許多。”
“只是其中人物、朝代、年號都是隱去,假語村言,臣卻不知真假,只從衣物服飾以及人物對話上來看,大約不是前朝。
“除此之外,其中種種痴男怨女,下凡歷劫,恐是偽造!”
“一切正神仙真,不附生人之體,這下凡轉世之說,更是子虛烏有!”
“但凡修成地仙,就是不死之身,除卻天地劫數之外,大可逍遙萬年,誰來塵世歷劫?”
“地仙之上神仙、天仙,倒是有貶謫一說,但一般也不會直接貶下凡間,只是司職變動而已。”
“史上有數的謫仙人,倒是真有自天界貶謫而下,在人間歷劫,但也很少轉生凡胎,即便真的淪落成凡人,也會盡可能在最短時日內恢復功行,重升上界·······這等謫仙,短則數年,長則數十年,一般就離開人世。”
“於人世而言,這類謫仙,是來受罰的,但他們自己是知道的,也會盡可能修積善功,儘快回去········至於歷經情劫而轉世之說,實在是從無聽聞,也不明白到底有甚意義········大約是杜撰來的。”
“此書作者,大抵上應當是個凡人,有過一番難忘經歷,旁觀過這番世家興衰之事,回顧往昔,將昔日紅顏,俱是美化,杜撰出一個金陵十二釵歷劫之事。”
“期間一些詩詞歌賦,確實有些新意,然而也不脫閨閣脂粉之氣,格局是小了點,但不失為一本好書。”
林正陽點點頭。
《石頭記》之中人物朝代背景都是杜撰,而且也不是此世作品,很多細節對不上是正常的······對上的,才顯得奇怪啊!
“此書乃我得自夢境之中,本以為只是隨手自仙境之中帶回一本解悶閒書。”
“然而今日卻有人提議選秀之事,其中正有那書中人物賈元春!”
林正陽幽幽地說著,語氣之中說不出是喜是怒。
火光幽幽,照在他的臉上。
玄洞心下一驚,隨即也是想到了什麼。
“如此·····或是玄君之賜,特為王上昭顯未來?”
“倒要賀喜王上,書中所言乃是盛世太平年間,馬放南山,全賴王上恩德啊!”
按照書中所言,倒真是太平年間才有的事情······至少也是開國之後,亂世平定的時節了。
“這是自然,本王自能平定亂世,開一朝太平·······我是說,這太虛幻境很可能真的存在。”
林正陽的眼神之中,沒有太多溫度。
玄洞看在眼裡,只感覺殿內無端冷了幾分。
“據你所說,那太虛幻境若是存在,當不在天界,或是某處洞天之中,其中那位警幻仙子,又該是何等道行?”
玄洞側過頭,皺眉苦想,隨後回道:
“若按靈境計,那警幻,當是一方地祇;若是洞天,那當是不超週迴百里,當是地仙真人,或是在天界有司職的神仙所闢別府。”
不等林正陽發問,玄洞繼續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