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之主不只留下了方舟,留下了祂的知識,在祂的意識即將消亡的日子裡,祂也如其他神祇那樣踏上了尋求延續生命與意識的道路。
在電光閃爍之間,伊森逐漸理解了一切。
純粹的魔力也能作為方舟前行的能源,甚至在最初這艘船可能就是由潮汐之主的魔力驅使的。
隨著連結越來越緊密,方舟便也成為了他意識的一部分,讓他覺察到了潮汐之主留下的“小機關”,以及祂在《啟迪》一書中“文明火種”的真正含義,這與伊森不久前在帝國知曉的另一個稱號幾乎相同。
神選者。
他隱隱覺察到這是比聖者更超然的存在,這從圖爾贊與尤里烏斯對待神選者瑪麗的態度就能窺出一二。
方舟一直都在等待著一位繼承潮汐之主意志的神選者,展開一場“神選者與靈魂燃料”的旅行,船長被賦予了更艱鉅的使命——當最糟糕的情況發生時,他便要作為聯絡者將所有神選者聚集在一起。
潮汐之主考慮許多,祂無法預見神選者的身份,無從考驗其人格和心智,為了確保未來的神選者能完成使命,祂還在方舟上留下了另一個禮物。
祂殘留的部分思維和意識會灌注於神選者之身,讓他獲得超凡的知識,但代價就是用神性扼殺人性,讓方舟新一任船長成為一臺精密卻又冰冷的機器。
擁有現代人見識的伊森很快明白了潮汐之主延續生命的方案。
祂上傳了自己意識,要在末日到來之時,覆寫到新任船長身上。
至於被思維覆寫的神選者究竟變成了什麼,也許潮汐之主根本就不在乎,伊森在方舟的每一個角落彷彿都能看見往日的幻影,他清晰地感知到在暮年,潮汐之主屬於人類的那一部分早就泯滅了,祂回應了人們對於祂的期望,成為了一個理性、博愛卻又無情的神祇。
祂將博愛投射到了面對末日以及應對終將復甦的舊神之上,對於單一的個體的態度則近乎於冰冷。
祂不會留給燃料與神選者選擇的權力,當末日將至,每個人都將迎接屬於他們的命運。
鋼鐵堡壘的寂靜被人們的驚呼聲所打破。
議員與工匠們看見了開裂的地面,以及掩埋於鋼鐵王座之下的底座。
裂痕幾乎要將島嶼切割成兩半,猛烈的搖晃頃刻間便讓奧菲拉的居民陷入了恐慌,被分割開的地面彷彿成為了末日到來前的徵兆。
他們的房屋在倒塌,也會有不知多少人墜入裂隙。
潮汐之主預見了這一刻,但祂透過理性的計算得出結論,只要能讓文明的火種延續下去,一切便都是有意義的,哪怕在戰爭勝利之後,倖存的人類要聲討祂的冷血,祂也不在乎。
驚叫聲、哭聲連成一片,為方舟的航行奏響了號角。
那些下墜之人與仍然活著的人都是見證者。
但緊接著,有人托住了下墜的人們。
他們分明看見從那冰冷的裂痕中長出了無數紅色的手臂,就連裂縫之下的海洋亦被染成了紅色。
這些充滿了不祥色彩的手臂保護了他們,讓他們免於墜落,也免於被瓦礫砸扁的命運,彷彿被賦予了生命的紅冰將他們送回了地面,望著那密集的紅色手掌,居民們頭皮發麻,他們一時間不知該害怕還是慶幸。
但緊隨其後的變故將他們拉回了現實。
他們看見了空氣中被撕開的黑色裂口,扭曲的黑影從裂縫中探出了身子,即使從未見過這種生物,他們也能第一時間覺察到湧動著的惡意。
黑色的裂隙越來越多,很快便佔據了整個城市。
“到街上去。”
威嚴的聲音在每一個工匠心中響起,讓他們意識到他們一直以來的研究,他們所有儲備的科技,便是為了迎接這一刻而存在的。
向他們發號施令的卻並非工匠大師格爾布,在伊森面前,就連格爾布彷彿也成為了最謙卑的學徒,發生於眼前的一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而伊森的命令似乎與鋼鐵王座上的身影重疊在了一起,變成了同一個存在。
這是來自潮汐之主的命令。
然而當他們望向伊森的背影,想要看得更清晰之時,卻發現滋生的黑暗遮蔽了他們的視線,那源源不斷的黑暗正從格雷被子彈打穿的傷口中蔓延出來。
格雷的面容亦變得扭曲。
邪神的信徒,這樣的念頭同時浮現在每一個人的腦海裡,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從未見過邪神的信徒,卻能在見到格雷的剎那輕易理解這個概念。
那是無法抵抗的恐懼,彷彿將他們每一個人都捏在手心。
這個邪神的信徒竟然想要謀害復甦的潮汐之主!
“正如我說的,驅動方舟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燃燒靈魂是最好的選擇。”
格雷咧嘴笑著,他興奮到了黑煙從眼角、耳孔裡溢位來的地步,“而你卻用個人的魔力強行啟動了方舟,更糟糕的選擇是你還要將另一部分魔力切分出去,讓奧菲拉的居民免於墜落。”
這是他難以想象的魔力,龐大到足以覆蓋整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