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者筆力有限,覺得古文風寫起來太繞口,為了保證每天三更,甚至萬更,後邊的文風向白話詼諧方向轉化,請大大們適應。)
唐定天下,太宗皇帝勵精圖治,使得中原天下出現一片太平盛世。
盛世之下,文興武盛,才人輩出,時有一才子名曰駱賓王,文韜武略,與江湖各大門派世家交好。
至嗣聖元年(公元684年),天后武氏,廢黜中宗,臨朝稱制。有忠良之後徐敬業,以勤王救國為名,發動兵變。
駱賓王為其著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時天下響應,聚兵十萬於揚州,起義大軍浩浩蕩蕩直攻神都洛陽。
……
……
兩個月後。
午夜。
神都天策府內。
“賓王,上一次見面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沒想到今次竟然親臨天策府,老夫真是倍感意外。”年邁的老人看著駱賓王顯得有些激動。
老人身穿青色儒袍,左袖上繡有金色天策二字,慈祥的面容上,滿是皺痕,一雙微眯的雙眼,卻是極為清明。腰間懸掛的寶劍劍鞘上鑲有七顆耀眼的寶石,成北斗之狀排列。
七星龍淵劍,先秦十大名劍排行第三,天策上將的佩劍。
“上將大人,晚輩此次前來決定答應三年前您的邀請。”駱賓王對天策上將躬身行禮,態度十分誠懇。
“如果在三年前,賓王能答應老夫的邀請,老夫肯定比現在欣慰多了,但是現在,老夫欣慰之餘,卻多了一絲不安,賓王近期行事風格讓老夫想起了一位故人。”當今天下,駱賓王是繼承天策上將的不二人選,三年前天策上將曾親自邀請駱賓王加入天策府,卻被駱賓王拒絕。
“上將慧眼如炬,賓王的確應該稱上將一聲師叔”駱賓王再次對天策上將躬身行禮。
“鬼谷出則諸侯懼,鬼谷安則天下息,賓王可知此二句江湖傳言的含義。”
“鬼谷之術,乃縱橫捭闔天下之道,因此每一任鬼谷傳人只會選擇亂世入局,謀求安定天下,天下太平之後,鬼谷自當隱居。”
“既然如此,如今天下方定,賓王為何攪渾清水。”
“現今妖后干政,牝雞司晨,盛世之局以現裂痕,賓王心中不忍,但求憑綿薄之力,修補裂痕,穩定天下。”
“天后畢竟年歲已高,已無力攪亂天下,再者天后曾得太宗皇帝指點,乃當今治理天下的不二人選。”
“綱倫即亂,天下何以穩定,師叔怎能昏庸至此。”
“賓王,你畢竟年少,對天下的理解不足,何不安心加入天策府,學得完整的鬼谷之道。”
“只要勤王救國大業完成,賓王定當好生跟隨師叔左右。”
“天策府已被包圍,老夫很好奇是何人阻止了不良帥的腳步。”
“當然是大唐第一高手。”
…
…
距離天策府五十里處的林間驛站。
兩名中年劍者相對而坐。
“根據約定,江湖第一的劍聖似乎不應涉足朝堂之事。”不良帥質問著一襲白衣的劍聖葉凡。
“不良帥可注意到兩個月前有一東瀛劍者出現在我大唐境內。”劍聖沒有回答不良帥的問題。
“與徐敬業叛軍同時出現,不良人豈能忽視,此人兩個月內接連斬殺我大唐十餘名劍道好手,七天前此人突然行蹤不明,不良人也失去了他的蹤跡。”不良帥暗自回憶著,東瀛浪人登陸大唐時,就有不良人暗中關注,但是很快就被東瀛浪人發現,但是這浪人並不反對不良人的跟蹤,只是遵循劍意尋找著劍道高手挑戰,因此不良帥就不再過分關注。
“駱賓王拿著東瀛劍聖的劍招,告訴我東瀛浪人進入了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