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姝儀變得乖巧了許多,裴琰也沒放在心裡,只當她是因為害他受傷而愧疚後悔。
裴琰還有許多事要做。
他不再循序漸進,幾乎是明著招攬擁簇,東宮中賓客往來不絕。
這般異常的舉動自然引起了嘉和帝的注意。
他本就是個疑心頗重的君主,太子忽然開始造勢,無疑是警鐘在耳邊敲響。
嘉和帝暗示敲打了幾次,太子卻像是不勝其煩,乾脆把每次要見的官員名單都呈給他過目。
這是什麼意思?
嘉和帝從未如此震驚過,拿起名單的手都在顫抖。
太子這是在挑釁自己,要擺在明面上結交朋黨?還是在向自己表示問心無愧?
不等嘉和帝想出個結果,翌日早朝,西北戰事突發。
溫寰自請領兵去平叛,要的軍費比之前征戰高兩倍有餘。
嘉和帝不能不允,但同時耳邊也響起太子曾經說過的話。
若打仗只有一個將軍去才能贏,那這個將軍便該死了。
嘉和帝沒有為國除奸的魄力,但不代表他不恨。
*
裴琰在東宮往來見客,能陪姜姝儀的時間就更少了。
重活一世,他已然明白需要拉攏之人最看重的是什麼,有為利益,有為權勢,也有為了心中抱負的。
只要投其所好,循循誘之,很快便能將他們掌握入自己的手中。
裴琰如今最需要的是在大淵的地位。
單單一個賢名在外的儲君是不夠的,上要敬君父,下要禮群臣,如何能護得住想庇護的人。
他要掌握實權,要說一不二。
父皇這個人不能安穩,一安穩,就容易多疑猜忌。
於是裴琰開始在明面上開始與溫寰爭鋒,父皇以為他是在表忠心,所以沒有理會,但在溫寰心裡就不是這樣了。
溫寰以為皇家存了除去他的心思,這就是試探。
前世除過一次溫家,裴琰清楚的知道宮裡哪些人是溫家的奸細。
裴琰故意在父皇召見敲打時,再次提起要清除溫寰之事時,引誘父皇說出憎恨溫寰之語。
那奸細聽到了,急忙報信回溫家。
於是才有了西北再次動亂的事。
裴琰知道,溫寰這領兵一去,就不會再回來了。
果不其然,兩月後,傳來溫寰佔據涼州,造反自立的訊息。
*
姜姝儀什麼都不知道。
她只知道太子殿下陪她的時日越來越少了。
可她已經夠乖巧了啊。
姜姝儀心裡難受,看著程守忠送來的錦緞華釵,竟然不如當初那麼高興了。
她挑出一半,讓程守忠送去姜府給妹妹。
妹妹現在還小,才六歲,性子又軟,離了她只怕會被欺負,她送東西就是想嚇唬嚇唬家裡人,告訴他們自己很得太子殿下疼愛,讓他們對妹妹也好些。
程守忠笑著應下,離開後就吩咐把那一半的賞賜放回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