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神話版三國 > 第四千四百七十章 沒什麼比衝級更重要

第四千四百七十章 沒什麼比衝級更重要 (第3/3頁)

以此為對比,去思考印度150餘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積多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印度在後世依舊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除了一年三熟,雨熱同期帶來的氣候優勢,其地理優勢也在那裡擺著,印度河恆河沖積平原在某種角度講,確實是天選之地。

這也是為什麼陳曦早期還想著努力開發江南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後來往那裡丟了十餘萬農墾軍團就直接擺爛了的原因。

說白了不就是陳曦再怎麼努力開墾長江中下游平原,也就只能墾出來二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誠然,對於封建社會來說,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氣候擺在那裡,二十多萬平方公里,一年兩熟的沃土,足夠解決國家的糧食問題。

以宋朝的情況為例,開墾成功的長江中下游平原,能吼出“蘇常(湖)熟,天下足”這種話,但對於仔細分析了天下大局之後的陳曦,搞長江中下游,還不如搞恆河。

印度河恆河,加延伸區的中南半島,差不多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可利用的耕地,而且開發難度比長江流域更低。

再怎麼說,之前印度那旮旯的婆羅門也拿畜生墾了一千多年了。

哪怕因為種田水平的問題,開發的不如漢室現有的五大產糧地區,但靠著當地的氣候和土質,隨便種一種田,也絕對不會遜色於漢室現有的農業精華區,甚至大機率年產出更高。

唯一的問題就是要幹架,可漢唐之前中國不是在幹架,就是在幹架的路上,而且漢唐的中國,對外政策基本就是侮辱式外交,如此霸權的行為,還說個屁,幹就是了。

打贏了直接奪取一塊耕地面積比中國還大,還好種田的地方。

故而恆河這邊分封的話,說一萬平方公里,那差不多就是一萬平方公里的耕地。

這可和那些窮山僻壤不同,耕地別說是在這年頭,就算是在後世也是非常珍貴的資源,一萬平方公里的可耕作良田,哪怕上面沒多少人,各個封臣自己也能想辦法發展起來。

畢竟耕地在那裡擺著,又是封地性質,不在乎時間長短,一代起不來,兩代,遲早讓這片地方再次繁榮起來,畢竟有耕地才能養活人。

而按照戶均五十畝,以當前的農業水平,就能在恆河平穩的活下去,甚至還能進一步的開拓發展,一萬平方公里的耕地,就能養育超過30萬戶的人口,這是什麼喪病的水平。

有些東西怎麼說呢,哪怕沒有人教授,也會自然而然的學會,就跟中國前些年的房產經濟一樣,哪怕沒人教授相關的理論,大多數人也知道該買就趕緊買,越早越好。

同樣恆河這邊的水土,產出這些,劉備麾下的將校沒特意關注,但每一個將校都心理隸屬。

終歸在出國之前,這些老兵之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種過田的,哪怕後續沒有好好學過數學,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也能意識到這一萬平方公里到底能養多少人。

可以養育三十萬戶人口的沃土,十五級的爵位,享受諸侯王的待遇,這如果都不夠振奮人心,那還有什麼振奮人心?

至於說短時間湊不夠那麼多的人手,沒關係,封地這個東西是可以傳承的,我做不到,兒子跟上,兒子做不到,孫子跟上,諸侯王遲早能當上。

男兒在世,誰沒有一個皇帝夢,哪怕年長了,被社會教育了,熄滅了這種想法,但當有這種機會的時候!

呼吸都變得沉重了很多。

哪怕不去看下面將校的神色,徐庶也知道所有將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列侯很難,哪怕是對於這些將校而言都基本不抱希望,但十五級爵位對於這群人而言並不難。

因為在場最低的已經是十一級爵位了,十二三級更是主流,距離少上造其實已經不遠了。

如果說之前多少還有些別的想法,那麼這一刻所有不夠十五級爵位的將校,已經熄滅了別的想法——先衝少上造,沒什麼比衝級更重要。

趴窩,中國版圖挺大,資源也挺充足,但是耕地面積確實有問題,印度在這一點其實很離譜,雖說網上嘲笑印度的時候很多,但印度在糧食自足率上一直維持在一百多,而印度的人口比中國還多,所以多出來的那部分就數量而言會非常龐大,這也是印度大米出口世界第一的關鍵,至於中國,中國糧食自給率其實只有90%,所以是基本滿足需求,順帶這也是為什麼要發展雜交水稻和海水稻的原因

最新小說: 史上最強店主 李世民遺囑: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夢幻西遊之仗劍走天涯 刀亂末日 海賊王之金烏破天 異度王族 我的青春怎麼可能豐富多彩 星河島 逼爺入贅?讓你們活到年底都算喜喪! 英雄學徒 這個眼鏡有點怪 從超神學院開始的新生活 索菲亞的征途 電競紀元之不敗傳奇 爆發吧,生命 帶著偷星系統闖海賊 天眼鬼醫 歐皇之路 英雄聯盟之掌控全球 徵戰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