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夫伸了伸懶腰,摁掉電視機,取出錄影帶收好,又返身去伏案工作。
嗯,今天又看了5部電影,他一年可以看700部,明後天可以少看些了。對他來說,年復一年,這般瘋狂看電影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邵亦夫看著秘書剛送進來的新報表。
TVK自9月份85年第4季度的廣告招商落下帷幕,各家廣告商針對各個時段節目及劇集的廣告費用也陸續都匯入其賬戶。
他邊看邊掏出眼鏡布擦了擦眼鏡:“TVK第四季度是第一次完全使用那個新式招商方式收攏廣告收入,萬萬沒想到,一個季度的業績直接抵上了之前三個季度總和……這……股價又得漲了?”
邵亦夫最近一年,都在增持港視的股份。
利氏還掌權時,TVK還未以港視公司的名義上市,市值是1億港幣。
他自利笑和去世接掌TVK,便讓TVK與TVA徹底拉開了差距。
更是在去年進行了一番大動作,讓港視在港股上市。以每股2.64元的價格公開配售1.05億股舊股,共集2.78億元,佔已發行股本的25%,配股完成後,邵家、利家及新泓基共持公司64%股權,當時邵家只佔20%,所以他需持續增持股份,計劃佔到4成以上。
比起讓他糟心的邵氏電影公司,港視現在是他最健康、有錢景的資產。
上市當年營業額有6億港幣,純利1.66億港幣,股價飆升,市值更是逾17億港幣。
好看的業績讓港視於今年成為了恒指成分股。市值穩穩當當升至了20億以上,今年下半年的業績更是好看得不得了,股價繼續節節高升。
加上他們的其他產業,現在外界都說他邵亦夫族團所控制的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33億,所以就稱他有33億資產……其實哪能那麼算偷換概念。
而且,邵氏資產其實不止這些啊。
他最值錢的資產不是TVK那20%的股份,而是邵氏片場的地皮。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去年他差點以40億港幣賣掉那塊地給地產開發商,但到底又認為這個金額太大,他放銀行毫無意義,就是串看看的數字,他那麼摳的人花都不知道怎麼花,也便作罷了。以後死了就捐給社會算了,自從子孫後代跟他鬧翻懶得理他後,他就不太在意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別人都覺得人才最值錢,卻忽略了最值錢的東西是地,邵氏影業才多少市值?別覺得他們不生產電影就什麼都不是了,明顯是被忽略了他們的不動產,被嚴重低估了價值啊。
人才他多得是,對他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人了。
走了也便走了,以後還會有的,沒有也不要緊,可以造的。
世人不瞭解他,只知道他摳門,並不知令他快樂的不是摳下來的錢,而是經(摳)營(門)的樂(快)趣(感)。
他是個視大錢為無物,視小錢為命根的人。
反正他的子孫後代因為他跟方亦華的事,氣得都不肯繼承家產了,加上某些特殊的原因,他的錢留著還真不如拿來兩頭撒幣。今年年初,他捐了1億多給本地及海外華人高校和醫院,最近他又給內地捐了1億給內地,其中1000萬拿去保護敦煌。他打算以後都都每年兩邊各1億的規模捐下去……
又簽了一張捐款支票,他播了通電話叫方亦華。
方亦華沒一會兒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