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這裡還得兩天才能收拾好,法子我都教給舅舅和舅媽了,沒我也一樣轉寰。”
石振宗忍不住笑出白牙:“文瑾,你總是這麼讓人有心勁,走!”
莫凌山就產硫磺,石振宗去府城買來硝石,碾碎配了木炭末,文瑾讓人在石頭上鑿出坑來,然後放上火藥,點了捻子引爆。原料純度低,火藥的效力不大,每次也只能炸出不到一米的坑,就這樣,和純手工比較,速度也要快百倍。她在石衛村住了三天,規定了嚴格的安全章程,還把村裡有威信的兩個老人叫了來:“光燦大爺,啟旺大叔,文瑾特別叫你們來,只為一件事,就是安全,一定不能心急,得按我的安全章程來,你倆要帶幾個人,換著班的守著,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錯漏。”
人命關天,石啟旺石光燦都是一臉嚴肅,連連點頭。
“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少主,膽大包天,性子又急,這才規定了專門的點火人,你倆最大的責任,就是不許他沾火藥,爆破的時候,也不能讓他在現場。”
石振宗要是出了事,文瑾吃不了也得兜著走,她把剛才的內容,寫出了條款,請二位簽字:“振宗已經簽過了,他要是不聽,你倆就把這拿出來。”
文瑾只能拿石振宗若是不聽話,她和石衛村的合約,就此作廢相威脅。
其實,那也不是威脅,若石振宗不聽話,危險便會隨之而至,文瑾也該想辦法脫身了。石振宗對石衛村的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比韋成嵐對韋家灣,都重百倍。
韋成嵐只是韋家灣人的依仗,而石振宗,卻是石衛村人心裡的一座神碑,有信仰的人,可以忍受沒吃沒喝,卻忍受不了信仰的崩塌。
文瑾回到韋家灣,這裡的鴨子和魚,已經都斬殺好,洗乾淨,放進了禮盒裡,裝進了停留在河面的厚冰的爬犁裡。
“還當你回不來了呢。”
“舅舅,我肯定會和你一起去的。”文瑾還要拜會更多明湖城的商人,為後面的發展打基礎。
文瑾帶上換洗的衣服,坐上帶棚的爬犁,商隊就出發了,黑驢蹄子上,綁了防滑的鐵鏈,敲在冰面上,發出噠噠的聲音,儘管爬犁上東西不少,但在冰面上的摩擦力很小,驢子走得很輕鬆,韋成嵐控制著速度,每每小跑十幾裡,就讓驢子走一陣子,讓它們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一天下來,走二百多里輕輕鬆鬆,快一點的話,都能走出三百來裡。
這次去省城,依然住了三天,不僅是把帶來的貨物交付,收回銀子,文瑾和韋成嵐還分別拜訪了幾個做食品的商人。
文瑾很失望,明湖城水產、肉食商家,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果品商,卻只有做乾果的,沒有做水果的。
不是沒有,而是沒有大商人,只有沿街叫賣的小販。
“那你們這水果,哪裡批發來的?”
“榴花果行啊。”
哦,竟然有一家,可這個榴花果行,文瑾遞了帖子,人家卻根本不讓她去拜訪。
這是一個特別驕傲、生意還做得特別大的商家,在明湖城,大門樓上砌榴花磚雕圖案的商鋪,沒有一家不是行業領頭的,他們的商行不多,卻有一家是一家,個頂個的大鋪子。
比如榴花絲綢,賣的就是明湖城最好的綢緞,有別家進不到的好貨,也賣出令人咋舌的價格。
還比如榴花銀樓,一二三層,各賣不同的階層,尤其是三樓,有專門的樓梯,一套頭面,最少都得上千兩銀子,這個價格,別說是一般百姓,就連住著三進宅院,家裡有三兩個鋪子的商家,聽了這個價錢,也會黯然低頭的。
可在明湖城,不乏有錢人,只因為順著津河,從南方上來的各類船隻,多數都要停下歇腳,交通便利,給這裡帶來了各類消費人群。
榴花商行的生意,只做有錢人,商品自然千挑萬選,佔足了“新、奇、少、精、貴”的特色。
文瑾帶著自制的獼猴桃蜜餞去榴花果行,連門都進不去,雖然她介紹時,把價格提到一盒一兩銀子的高位,人家依然不屑一顧。
文瑾也不著急,她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還沒建起來呢,現在,不過才是投石問路、做鋪墊打基礎的呢。
“不通傳就算了,這盒子蜜餞,就留給大叔你了,好歹嘗一嘗,絕對是美味。”
剛才口口聲聲說一盒子得一兩銀子,現在就這麼隨手送人,門子的眼神變得很犀利,似乎把文瑾當騙子。
“大叔,我帶回去又能怎樣?一兩銀子,我還不稀罕,給你嚐嚐,好歹有人知道它到底多好吃,不是嗎?”守門人的臉色微霽,終於說了一句能入耳的話:“這位小哥,不是我難為你,我們大掌櫃的,那是你這樣的小商戶可以見到的?你還是託其他門路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