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無寸鐵的太學生們沒有那麼強的武力,事前也沒有準備和組織,散兵遊勇式的王八拳還能稍稍抗衡,中都官徒隸真要動手,太學生們很快就被打散了。
七名太學生領袖被抓走,一百多名太學生被打傷,還有三人傷勢嚴重,躺了一地,哀鴻遍野。
段熲順利把人抓走,太學生們損失慘重,群情激憤,完全不能接受這個局面,於是決定發起反擊。
怎麼辦呢?
包圍司隸校尉府,對段熲施壓,要求段熲放人,不然他們就不撤圍。
而且吸取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這一次也有部分頗有勇力的太學生準備了木刀木棍之類的武器,想著萬一段熲再次動武,他們也能進行反擊。
熹平元年八月十七日,一千多名被動員起來的太學生包圍了司隸校尉府,把司隸校尉府圍的水洩不通,讓段熲把人放了,否則他們就不離開。
太學生們高喊著“奸佞橫行”“迫害忠良”之類的口號,聲浪是一浪高過一浪,把正在監牢裡審訊七名太學生領袖的段熲弄得煩不勝煩。
本身這七名太學生領袖拒不合作就讓他十分生氣,大刑伺候之後這七個人也是死不開口,就是不認罪,也不願意供認出所謂的“幕後黑手”,甚至還反咬一口,說就是宦官的自己人這樣搞的。
段熲還是第一次見到骨頭那麼硬的關東人。
當然了,骨頭硬的人類他見多了,在涼州戰場上,這樣的人很多,但是後來都死了——被他殺死的。
對付骨頭硬的人,就要殺,不管是誰,只要觸犯了他的利益,惹怒了他,他就要殺。
所以他真的準備殺掉一兩個太學生以逼迫剩下的太學生交代真相,但是外頭叫嚷著的太學生們實在是讓他厭煩。
惱火之下,他下令中都官徒隸出擊,將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關東人全部趕走。
有意思的是,為了更高效率的把礙事的太學生趕走,段熲甚至使用了兵法。
先假意安排人與太學生領袖交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外安排兩路共五百名中都官徒隸繞後,對太學生們實現反包圍。
太學生們也沒想到段熲居然如此的不講武德,這邊還在談判著呢,那邊居然發動了厚顏無恥的偷襲。
太學生們於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中都官徒隸們揮舞著木刀木棍就往太學生們腦袋上招呼,一下一個一下一個,又一次把太學生們打得直叫喚,很快就崩潰了,四散而逃。
第二次交手,太學生們受傷五百多人,六個領頭的被抓住,全面失敗。
段熲很高興,暫時也不準備殺人了,繼續對這些太學生用刑,也就是時代沒跟上,否則辣椒水啊老虎凳啊之類的就要提前登場了。
不過也不差。
什麼剃頭髮,什麼刮鬍子,用燒紅的烙鐵往身上燙,用鞭子抽出血痕之後往身上澆鹽水之類的。
人是賤蟲,不打不招!
給我狠狠打!
段熲把自己被關東士人排擠孤立的怨恨全部傾瀉在了這些年輕的太學生身上,要對他們進行殘酷的報復。
而這一系列的情況都被程立麾下打探訊息的情報隊伍偵查到了,然後彙報給袁樹知道了。
袁樹得知細節以後不由得感嘆,這段熲完全就是一個mini版董卓,涼州人對關東人的仇恨初步顯露,但凡給他一個好時代,段熲就是另一個董卓,或者說是威力加強版的董卓。
而除此之外,透過賈詡的渠道,袁樹還得知段熲認為太學生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則知行學府也難辭其咎,因為袁氏和宦官有過節,而知行學府中相當一部分生源又來自太學。
在段熲看來,知行學府和太學就是一體兩面,太學犯事,知行學府逃不開關係,大有要對知行學府展開搜查的意思。
但是被王甫制止了。
王甫不想在這個敏感時刻對知行學府主動出手,不想招惹袁氏。
“公子,您打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