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不是袁術 > 七十九 日子人鍾繇

七十九 日子人鍾繇 (第1/3頁)

在袁樹的印象裡,荀攸很聰明,智計百出,是絕對的智囊謀主。

他尤其善於軍事,在曹操征討北方的過程中多出計策,建立功勳,但是他為人沉默寡言,不喜歡拋頭露面,也不善對外交際,所以在歷史中的存在感遠不如他的年下叔父荀彧。

甚至他具體為曹操謀劃的軍事策略都沒有流傳下來。

史書上說荀攸的具體謀劃只有鍾繇知道,但是鍾繇沒來得及留下記錄就死了,所以荀攸的計策失傳了。

上輩子,袁樹覺得非常可惜,因為他真的很想知道荀攸的軍事才能到底如何。

這輩子,他得到了實現願望的機會。

初見他時,荀攸很有禮貌,甚至對袁樹持弟子禮,很敬重的樣子,袁樹覺得奇怪,一問,才知道他很敬佩袁樹繼承馬融學問的才華以及開創新學的進取意志。

荀攸說他已經讀了《孟子解詁》,對心學有初步的瞭解,對袁樹提出的主張很感興趣,過來不僅是為了避難,也是想要跟著袁樹後面增進學問。

他比袁樹還小兩歲,當時還不到十一歲。

袁樹在這個年齡就是個混世魔王,十分囂張,而荀攸則內斂沉靜,有著不屬於這個年齡的穩重和低調。

後面荀攸按部就班的生活,隱姓埋名,和一些年齡差不多的少年學子一起學習,但並沒有拜入袁樹門下,相當於是旁聽生,聽講古文經學,還有不斷完善的袁氏心學。

袁樹不常在良莊,並沒有過多的關注荀攸,就是一直聽程立說他對助農很上心,做農活也很細緻認真,並不偷懶,對待普通農民並沒有盛氣凌人的感覺。

然後,自從袁樹的《知行論》完成,作為第一批關注這本書的人,荀攸明顯對心學更加感興趣了,隨後便多出了一個參加責善會議的愛好。

過去參加完助農行動,他都是直接離開,並不參加之後的責善會議。

而讀過知行論之後,他似乎想明白了什麼,開始參加責善會議並且願意發言了。

聽其言辭,似乎對袁氏心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對袁樹提出的八字真言以及“耕戰為良知”的概念非常認可,認為這是可以安邦定國的理念。

所以袁樹認為,荀攸是目前距離袁氏信徒和一心會最接近的高門公子哥兒,在他這裡長期停留避難的二十七個公子哥兒裡,荀攸是最積極的一個。

不過荀攸顯然不是一個善於和他人進行情感交流的人。

他很願意就純粹的事物進行交流,但是純粹的事物之外,涉及到個人情感方面的事情,他則是三緘其口,不願多談。

袁樹與他約談過幾次,發現了他的這個特點,他是一個不願意敞開心扉的人。

儘管如此,他也有自己的堅持和理想,認定某件事情之後,他非常願意為之奮鬥,只是不太願意站在臺前彰顯自己罷了。

這可能與他年幼時期就失去父母有深刻的關聯。

所以袁樹對於荀攸身上那種淡漠疏離感並不排斥,與他保持著一定的社交距離,並不會試圖深入他的內心世界。

至於鍾繇,也挺有意思。

荀攸關注心學,積極參加一心會的活動,而鍾繇對此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但是他對袁樹本人興趣很大,是最先主動拜訪袁樹並且拜訪次數最多的人。

原因很簡單,鍾繇非常喜歡古文經學,尤其是《左氏春秋》。

而馬融正是以左氏春秋見長的古文經學大師,袁樹雖然出身今文經學世家,但是能得到馬融的認可而傳承學術地位,顯然對左氏春秋也很精通。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