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哥兒說道:“不僅是姑娘,小子也一樣,得讓他們知道人心險惡。若不然,碰到心懷叵測的人輕則丟命,重則牽連家人。”這陳青璇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防人之心就這麼傻乎乎地上了唐逸的當。結果害得親孃丟命,陳家蒙羞,自己也受盡屈辱而死。
陳慕青點頭道:“世子你說得很對,是得讓他們多接觸下外面的人與事。”
當晚晚上,珀哥兒就去找了啟佑。說希望能將陳青璇這名改了。
啟佑嘴角抽了抽,說道:“不過是個名字,何必較真?”話說,他還真沒想到孫媳婦跟戲文裡那女的名字相近。
珀哥兒立即說道:“陳青璇、陳慕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姐妹呢!祖父,我聽這名字膈應得慌。祖父,你就讓戲班的人將名改了吧!”
啟佑搖頭說道:“這戲文是根據你曾祖母寫的書改編的,那書已經拿去印刷了。就算將戲文裡的名改了,可那些書籍卻不容易更改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馬上就要開學,再重新印刷來不及。
而且就她對玉熙的瞭解,也不可能答應這事的。
珀哥兒其實早知道玉熙在編書,只是他聽說這書是為女學的學生編纂的,所以就沒在意。哪想到,竟然有這麼大一個坑等著他。
陳慕青聽到珀哥兒特意為這事去找啟佑,笑著道:“世子,外人又不知道我的閨名,不會將我跟這個陳青璇聯想到一塊。”能知曉她閨名的,都是極為親近的人。這些人,自然不會對外說。
當然,最主要是陳慕青過得很幸福,公婆明理丈夫愛重,膝下有兒有女。所以,對於名字相近這事真沒放在心上。
當事人都不在意,珀哥兒也只能將這事放下了。
棗棗原本以為像這種戲,應該沒什麼觀眾的。因為她覺得陳青璇死得太窩囊了,看得鬧心。按照她的想法,陳青璇應該拿刀捅死唐逸才解恨。她當時是強烈建議改掉這個結局的,可惜玉熙不聽她的。
正琢磨著發動下屬,讓他們的女眷也去捧場。結果卻沒想到,第三天開始場場爆滿。有的人看一回不過癮,還去看第二回第三回。
雖然棗棗有些納悶,但這總歸是好事。
到九月開學,京城每個學堂的女學生都拿到了一本名叫《浮生一夢》的書,這本書裡第一個故事竟然就是風靡京城大半個月的《青璇記》。
這本書一出,眾人才知道原來這故事是出自太后之手。
微姐兒看完這五個故事,問了她娘陳慕青:“娘,這些故事真的是老祖宗編寫的?”
“怎麼?有什麼疑問嗎?”
微姐兒說道:“我總覺得,這些故事像真的一樣。”看完以後,她很難受。
陳慕青很有耐心地說道:“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不過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都用了化名。《蘇三娘》裡因為遇見貴人而嚴懲了負心漢,這故事裡的貴人其實就是老祖宗。”
頓了下,陳慕青摟著女兒說道:“婚姻大事,就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萬不能與人私定終生。若不然,哪怕家世相當最後婚事成了,男方也會小瞧了你。”這姑娘嫁人關乎一輩子,若是嫁錯了人,那就跟泡在黃蓮裡苦不堪言。
微姐兒紅著臉道:“娘,我都聽你的。”
九月底,就是鴻琅的大婚了。隨著婚期的臨近,《青璇記》的熱度開始漸漸下降。
誰也沒想到,鴻琅大婚前十日山東竟然發生了地動。迷信一點的,都覺得這是不吉之兆。
周家太太直接與周淑慎說道:“娘娘,大婚前出這種事,表明上天不認可蘭若瑄這個太孫妃。”周家大房除了周秀影並沒有其他與鴻琅適齡的姑娘,而周秀影年初已經嫁人了。她說這話並不圖什麼,純粹是在周淑慎面前上眼藥。這樣蘭若翾嫁過來,也沒好日子過了。
周淑慎雖然訓斥了周太太一頓,但心裡也免不了有些嘀咕。只是,太后跟皇帝都沒說什麼,她也不敢多說。
過了幾日,皇陵那邊傳來訊息說有一塊大石滾到仁祖皇帝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