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拓跟安子柯去了種植洋芋的地方。看著一一株苗挖出數個的洋芋,譚拓有些小激動,朝著拿鋤頭的一個老農說道:“老人家,把鋤頭給我一下,可好?”譚拓穿得很簡單,身邊跟著兩個隨從,像個書生一樣,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一個大官。同樣,安子柯也穿得很樸素。
老農將手上的鋤頭借給了譚拓。
譚拓別看一副文弱的書生養,幹農活確實一把好手。一挖,就挖出一株完整的洋芋。看著上面七八個的小洋芋,譚拓蹲下來將它們撿起,扒拉掉上面的泥,再一個一個放到籮筐裡。
相比譚拓,安子柯做這個就生疏了許多,他一鋤頭挖下去損壞了好幾個了。
安子柯放下鋤頭,笑著道:“譚大人,你以前做過農活呀?”瞧著這樣子,可不僅僅做過農活,還是其中的老手了。
譚拓點頭道:“我原本就出生鄉戶人家,自小就在田裡刨食。田裡的活沒我不會的。”對於自己的出生,譚拓覺得沒什麼好丟人的。
安子柯笑著誇讚了兩句。
過了半個時辰,一畝洋芋就挖完了。譚拓讓人將這一畝地的收成稱一下,也好心中有數。等聽到這一畝地收了一千七百八十斤,譚拓接連說了三個好字。哪怕這東西不能連作,兩三年只能種一茬,那也是非常不錯。
安子柯也是喜出望外,這些東西能填飽肚子,產量如此高那是解決了百姓口糧的大問題。不過聽到譚拓說這東西不能連作,有些可惜:“要是能連作,那就好了。”
譚拓笑著說道:“一季的產量,相當於種了麥子三四季的產量了。已經不錯了。”
兩人在鄉下呆到將近天黑,這才回了鎬城。要不是事情太多,譚拓都想住在鄉下多呆一天了。
第二天,譚拓去見玉熙,說起洋芋的事臉上的笑容就沒斷了:“王妃,這洋芋現在就要大力推廣開來。”
玉熙搖頭道:“等下季我準備種十萬畝,再多的就不行了。”見譚拓疑惑不解的樣子,玉熙也沒過多地解釋,倒是說起了開墾荒田的事:“這兩年多,西北一共開墾出多少的地出來?”
譚拓說道:“九十九萬六千八百畝。”
玉熙沉默了下說道:“可惜缺水,要不然還能多開了一倍的地出來。”譚拓跟雲擎說的軍隊不能再繼續開墾田地,並不是說軍隊開墾的田地很多,而是沒有充足的水資源。開墾出來的田地再多,可若沒水澆灌,那也是做的無用功。
水壩水渠在建,不過水利工程速度很緩慢,到現在也才建到三個水壩,第三個水壩得五月才能完工。按照計劃,還需要建六個水壩,那還得兩年時間。也就有一個金礦在那裡頂著了,要不然玉熙哪裡扛不住呢!
譚拓想了一下,又跟玉熙談起了科考的事:“王妃,今年童試是否仍放在六月?”
玉熙搖頭說道:“今年就算了,明年就定在三月初!”陽春三月,不冷不熱的季節,考試最佳時間。
朝廷童試是在二月中旬,西北的考試往後推遲半個多月倒沒什麼。譚拓當即點頭:“這樣也好。”
有事可做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快。這不,一眨眼功夫就到了午膳時間。
霍長青今日有事外出,這會並不在府裡。棗棗不願意一個人用午膳,就回後院跟玉熙還有柳兒一起吃了。
玉熙看著狼吞虎嚥的棗棗,忍不住說道:“棗棗,別吃那麼快,沒人跟你搶。”這就是讓女兒跟著一個大男人的弊端,再這樣下去,棗棗以後跟個男人估計沒兩樣了。
棗棗說道:“娘,我才不要跟妹妹一樣呢!吃一頓飯,要吃上兩三刻鐘。”對棗棗來說,柳兒的行為那就是在浪費時間。
聽到妹妹兩字,柳兒立即抬頭望著棗棗,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那蠢蠢的樣子,看得玉熙又想扶額了。
說起來連玉熙都覺得不可思議,柳兒特別喜歡棗棗,兩姐妹呆在一塊竟然會有說不完的話。要知道,平日裡若是不引導,柳兒不會主動開口。還有,懶懶不願動的柳兒,也經常跟著棗棗一起在院子裡玩。玉熙曾經因為這事跟全嬤嬤為嘀咕過。全嬤嬤到覺得很正常,嫡親的姐妹,又自小在一塊,感情自然深厚了。
用過午膳,玉熙帶著兩小不點在宅子裡走動消食。棗棗右手拉著柳兒的手,左手指著院子裡的棗樹,說道:“妹妹,等再過三個月樹上的棗就能吃了。到時候姐姐打棗給你吃。”
柳兒裂開嘴笑道:“好。”
兩姐妹就著棗子這個話題,又說開了。當然,大部分都是棗棗在說,柳兒只是偶爾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