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鍾濤一起拍影片,經他提醒,才想起來,自己地裡的紅薯還沒有挖出來呢。
眼看十月都快過了,在不挖,老天爺脾氣一不好。連續給你下一週雨,那不得都爛地裡了?
老爺子地裡的紅薯,在誠鑫還沒回來時,就全部挖完了。
一大堆,沒有萬斤也有大幾千斤了。
畢竟老爺子喂著幾頭豬呢,不多種點紅薯,入冬了豬草也沒有前幾個季度那麼好割的。
早上吃了飯,誠鑫拿著割草刀就去了自己種紅薯的地裡。
都是種來自己吃的,也不多,所以誠鑫也沒有叫鍾濤過來幫忙。
自己一人收,就當鍛鍊身體了,不然一天天吃了躺躺了吃,都快養胖了。
來到地裡,誠鑫首先用割草刀,把地理為數不多的紅薯藤都給割了,然後打成一小捆,放到邊上去。
紅薯這玩意,其實也不用怎麼照顧的,不過也不能說一點也不用管。
種一次紅薯,從插苗開始,就得施一次加了化肥的糞水。
中間根據情況,在施肥一兩次就夠了。
村子裡基本就用糞水加氮肥澆一次,然後施點草木灰加雞圈裡的雞鴨便便。
不過有時也根據生長情況,多施一次糞水。
在紅薯藤茂密後,地裡的紅薯已經開始結果了時,就要慢慢的根據情況,把紅薯藤翻一翻。順便掐一些下來餵豬。
這樣不至於應為藤蔓太多,搶了紅薯的養分,而且也可以喂自家養的豬啊啥的。
說實話,誠鑫這紅薯,除了施了兩次肥,鋤了兩次草,他都沒有怎麼管過。
翻紅薯藤?一次是奶奶過來翻去餵豬了,他是無意中看見誠鑫那紅薯藤太茂盛了,所以過來割一些。
還有一次就是他出去這段時間。鍾濤給他翻了一次。
現在紅薯地裡,一共種了四十來窩,有兩個品種。
村子裡一共有三種,一種是紅皮白心的,葉子比較大,稱為血葉苕。
一種是黃心的,葉片有點尖,像鴨腳板一樣。
這兩種紅薯都是種來人吃的。
比如做紅薯粉啊,煮稀飯乾飯啊,還有做成紅薯幹。
剩下一種就是種來餵豬的了。這種紅薯口感不好,沒有前兩種那麼好吃。
不過勝在產量高,餵豬非常適合。
誠鑫也沒有養豬,所以這些玩意還是算了。
窩數不多,而且藤蔓也沒多少,誠鑫沒花多少功夫就全部割完了,就留下一截十來厘米的主根,為了好識別。
其實按照一般的常態,這些割下來的紅薯藤,都是要留著放一邊的空地或者坡地曬著。
等曬得差不多了,會被收回家,切成手指小關節那麼長一點的。
然後呢,用一張巨大的塑膠薄膜裝起來密封好,這和儲備青儲差不多。
有得村民家裡,儲存的量非常得多,一米多直徑的圓形塑膠袋,裝三米高還不夠,邊上還有一袋。
挖紅薯這玩意,那是不能猴急的,得從一定的距離慢慢挖過來。
不然一不注意,紅薯就挖壞了。那樣,存放的時間就堅持不了多久。
誠鑫先挖的是葉子比較寬的血葉苕,當第一窩被誠鑫挖起來時,把誠鑫嚇了一跳。
不是挖到了什麼嚇人的東西,而是因為紅薯的個頭太大,把誠鑫驚訝到了。
這種血葉苕,一般情況下,一窩也就五六個,大的也就兩三個,剩下的越來越小。
從兩個拳頭大變成一個拳頭,甚至半個拳頭,乒乓球大小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