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高興的只有這些目光短淺的粉絲。
那些稍微看得長遠點的,或者是業內人士,甚至是兩部電影背後的片方人員,他們都能看出,《破陣曲》的態勢並不如預期裡的好。
《破陣曲》找來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導韓達峰坐鎮,拉上炙手可熱的沈清和擔主,加上有名有姓的老戲骨,以及一群粉絲龐大的流量小生和小花……這樣的陣容,是為了劍指歷史票房冠軍,重新整理歷史紀錄的!
看看各大專業平臺給《破陣曲》的票房預測,超越歷史第一的28億,或者是更高,無不對電影寄予厚望。
但是現在的情形呢?
2.2億的確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開局,已經重新整理了目前國產片的單日及首日票房紀錄,顯然《破陣曲》的陣容效應是很大的。
可問題是,以風叔為代表的一群觀眾已經開始對電影進行了批評,就目前的輿論風向來看,口碑明顯有即將崩盤的趨勢。
最直觀的就是上映次日的預售票房已經明顯放緩,按曲線圖來看,恰好和電影出現大面積差評的時間點相重合。
如果繼續按照當前這個走勢下去……情況恐怕不容樂觀。
於是,在網路輿論口的某些角落,發生了一些悄然的變化。
網友們是敏銳的,立刻開始了隱秘的討論——
【無語,我在平臺釋出的某片差評被莫名其妙刪了!後臺說是系統bug!】
【呵呵呵,我也發現了,風叔的某條博已經被限流,懂的都懂。】
【這是口碑影響到票房蛋糕了,笑死,真當網友傻啊。】
【有點被噁心到了,本來買了票,立馬就退!】
【等等,你們在說什麼啊,我怎麼一個字都看不懂?】
【某不可說的電影唄,已經開始全網刪評捂嘴了,資本的力量就是強大啊!】
……
當代網友都是一身反骨。
不捂嘴還好,一旦捂嘴刪評,分分鐘逆反,當場教你做人!
很顯然,《破陣曲》的宣發團隊就在錯誤的時間點上做了錯誤的選擇。
他們以為暫時捂住電影的差評,就能先把觀眾騙進電影院,把票房騙到手。
殊不知,他們這樣做,只是加速了電影口碑的崩壞趨勢,讓更多網友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對電影產生意見,放棄走進電影院。
往往這個時候,排列序號二的某部電影,就成了他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沒錯,就是《天魔》。
什麼叫漁翁得利,什麼叫黃雀在後。
悶不做聲、連宣傳陣勢都小到讓粉絲不滿的《天魔》,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悶聲發起了大財,票房一路走高,和《破陣曲》票房增速放緩的曲線,恰好成反比。
《破陣曲》的粉絲想要指責《天魔》吧,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因為《天魔》真是半點錯處都挑不出來,連通稿都沒買過一篇,將兩部電影拉到一塊兒討論的只有觀眾,總不能把觀眾通通拖出來罵一遍吧?
他們有氣無處發洩,只能又酸又氣地看著《天魔》漂亮的票房走勢,順便暗自詛咒《天魔》票房“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