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滿宮閣,巧手畫眉娥,鉛華洗盡胭脂河。紫金蕭瑟,霜濃楓如火,忍淚看國祚。殘夢依舊破,故人可堪苦多。一腔心思,暗將塵緣拂落。
慕容凝煙習慣性地朝四下張望了下,然後小心翼翼從枯葉下面刨出那柄劍,用布輕輕仔細拭擦了一遍,依然鋥亮無比,尤其是劍柄那顆靛藍色微微泛紫的藍寶石,給人一種安靜沉穩的華麗感,慕容凝煙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有關藍寶石的描寫,藍寶石象徵忠誠、堅貞、慈愛和誠實,能保佑佩戴者平安,並讓人交好運。可惜蕭公子當年將它遺失,也許正是這顆寶石保佑,他才倖免遇難。
這時天空突然飄起了雪花,慕容凝煙睹物思人,不知不覺眼淚悄悄滑過她那清瘦的臉龐,滴落在寒光閃閃的劍上,她心疼的趕緊將劍上的眼淚擦拭乾淨。眼看天色已晚,她警覺的朝四下張望了下,雙手合十,對著劍唸了遍阿彌陀佛,然後將劍依然小心翼翼埋進放滿枯葉的坑裡,再蓋上枯葉,背起那捆柴向寺院走去。
自以為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這一幕被一個人看得真真切切,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劍的主人蕭逸軒。
一晃已經離宮半年,也將大江南北尋了個遍,眼看尼姑庵所剩無幾,可是蕭逸軒依然堅持不懈的尋找,這日來到紫金山,穿梭在叢林中的他突然看到天空中飄起了雪花。
這麼多年,一直在外奔波,行軍打仗,戰火硝煙,哪顧得上春花秋月,風花雪月。想起那年向煙兒表白時也是個初雪時分,於是停下腳步欣賞這難得的美景。
潔白的雪花在墨綠的松針和紅黃交加的楓葉中翩翩起舞,好似幸福的一家人,墨綠的松樹是樸實穩重的老人,那紅黃交替的楓葉恰似香醇淡雅的父母,而美麗潔白的雪花正是那頑皮活潑的孩子。
正在欣賞風景的蕭逸軒,突然被什麼東西吸引住,就在不遠處的一顆大樹下,一個全身皂色的尼姑坐在地上擦拭著一把劍。
以免被發現,蕭逸軒趕緊蹲下,正好利用雜草擋住身子,從雜草縫隙中望過去,那把劍好眼熟,這不正是自己當年差點掉進天坑時而遺失的劍嗎?第二天尋了好久沒尋到,還以為掉進天坑了,怎麼會在此人手中?
再仔細一瞧,那尼姑雖然戴著尼帽,但五官還是看得清楚,尤其是額頭那朵小巧精緻的梅花,這不是煙兒獨一無二的標誌麼?
既然找到了慕容凝煙,她是否會跟著這位難以忘懷的昔日戀人回去呢?會去做大宋皇后嗎?還是履行蕭逸軒當年的承諾,帶她去隱居寺外桃源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踏遍千山萬水,歷盡艱難險阻要尋的人就在自己眼前,蕭逸軒差點激動地喊出來,正欲上前,卻見她將劍埋進了土裡,然後背起柴草走了。
蕭逸軒想到那日在營帳中,準備刺殺宋帝的慕容凝煙,在認出自己後而停止刺殺,逃走時慌亂中,還將自己送給她的那隻玉簪遺失在營帳前,這可是兩人之間唯一信物,不曾想原來她還找到了我的劍,並且一直帶在身邊,心想至此,蕭逸軒更加增添了信心,覺得不虛此行。
待慕容凝煙走遠,蕭逸軒來到那顆樹下,輕輕揭開落葉,看見劍被貼心的放在填滿樹葉的坑裡,並未讓劍沾上泥土。取出那把劍,劍柄那顆藍寶石晶瑩剔透,泛著冷冽的光芒,劍身鋥亮,寒光閃閃,如鏡般的劍身冷氣森森,可見慕容凝煙一定經常擦拭它。蕭逸軒太開心了,兩件寶貝在同一天失而復得,只是沒有美酒慶祝,略顯遺憾。
蕭逸軒迅速背起劍,邁著輕快的步伐向山頂走去。
不多時,已經站在一座名叫紫金寺的院門外,叩響院門,一位沙彌尼開了門,見門外站著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於是問道:“阿彌陀佛,請問施主有何事?”
“朕。。我正在找一個人,她叫慕容凝煙,在寺內出家修行。”說著就要進去。
“本寺沒有此人,天色已晚,男士不便進院,施主請留步!”
“怎麼會沒有呢?你讓我進去,我指給你看。”
“還請施主不要為難貧尼,請離開吧!”
“何人在此喧譁?”敬慈師太聞訊走了出來。
“師太,這位施主說要找一個叫慕容凝煙的人,我說沒有他不信。”
“你下去吧,我來!”
“阿彌陀佛!貧尼是本寺的主持,施主要找的人確實不在本寺,還請回吧!”
“她的額頭有朵梅花!那個不就是嗎?”蕭逸軒說著,便指向院內經過的一位尼姑。
瞧此人雖然風塵僕僕,衣衫不潔,一看就是趕路多日的樣子。卻儀表堂堂,眉宇間藏不住一臉帝王之相。敬慈師太一邊打量蕭逸軒,心裡暗暗思忖著:原來她叫慕容凝煙,果然還有未了前緣,於是吩咐沙彌尼:“去把瑾瑜監院請過來。”
“師太有何吩咐?”剛洗完手的慕容凝煙,一邊放下袖子一邊走出來,還沒說完,抬頭見到院外的男人和他背後的那把劍,頓時驚呆,先是怔了幾秒,隨即跪下:“民女叩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一聽院外站的是皇上,群尼趕緊跪下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