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盡冬已自春夏,南朝玉樹南朝發。
遙記當年陳叔寶,井隅開遍*花。
權衡許久,趙匡胤還是決定採納曹彬的意見先撤軍休整。
就在趙匡胤正準備下令之際,突然有人來報,說有個前線下來的犯人要求面聖,稱有十萬火急的軍情。正為心不甘情不願撤兵而鬧心的宋帝聽說有關軍情的事,趕緊召見。
原來是一個叫侯陟的犯人,原本是揚州一個代理知府,後來也帶領自己的看家護院隊跟著宋軍一起攻唐,期間還打了小勝仗,卻因他收受賄賂被手下告了一狀。而趙匡胤本來就因朝中多次有人舉報他的親信趙普受賄賂,使得他龍顏大怒,將趙普貶到河陽任了個節度使。現聽說軍中也有人受賄,哪怕他在軍中打了勝仗,也派人將他從軍中抓回汴京治罪。
而這個侯陟雖說只是個小小的代理知府,卻和朝中翰林學士盧多遜關係密切,如今要被治罪,就去找盧多遜幫忙開脫。而盧多遜聽說眼看要拿下唐國,在這節骨眼上陛下要撤兵,心裡很是不爽,正想找個人去勸說皇上。侯陟來的正是時候,於是他就如此這般地教導了侯陟一通。
侯陟信誓旦旦地說:“有了盧大人的主意,只要皇上同意召見,侯某人就有辦法說服皇上。”
趙匡胤同意召見侯陟,只見侯陟拖著一副病軀,由侍衛攙扶著走到殿前。此人不僅貪財,還天生具有表演天賦,在這關鍵時刻,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他遠遠地瞄到趙匡胤坐在龍椅上,就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誇張地大喊:“金陵馬上就要平定了,陛下為何在這個節骨眼上撤兵呢?若是能再加一把勁兒,我保證一定成功,如果我說得不對,陛下可以誅我三族,那就是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殺光。”
“你這樣信誓旦旦,可是有什麼好方法?”
侯陟看了看眾人,趙匡胤立刻心領神會,命眾人退下,並讓侯陟近到自己跟前來。侯陟就按盧多遜所教的向陛下演說起來:“陛下有所不知,雖然我軍將士患病的多,但*也已經不堪一擊了,金陵城由大將軍胡則防守,而此人生性暴躁,殺人不眨眼,接連不斷的戰事,使得他異常煩悶,動不動為一點小事就拿手下出氣,已經不得人心了。”
趙匡胤滿臉疑惑側頭看向侯陟:“敵軍陣營之事,你又如何得知?”
“據從他營裡逃出來投奔我軍的廚師講,只因近日他受了風寒,感覺頭昏腦脹,而大將軍胡則卻偏偏這時要吃魚,他在做魚時因一時大意,沒有將魚鱗徹底刮乾淨,遺留了一片鱗在魚裡,結果胡則一怒之下就要將他拖出去斬了。”
“那他又如何逃出來了呢?”
“幸好將軍夫人出來阻攔,說將士們守城幾個月,尺骨遍野,將軍不該在此時還為吃的事情殺人,這樣會令將士們寒心。胡則聽了他夫人這番話後,才讓這個廚師免於一死。而差點就丟了性命的廚師,哪裡還敢呆在胡則身邊,竟連夜偷偷逃出軍營,直奔我軍而來。”
趙匡胤站起來,踱著步說:“說不定他只是個細作,故意給我軍傳遞假訊息呢!”
“不會,他為了表明心意,還詳細將城內佈防一五一十說出來。我軍只需在守衛最薄弱的西南面一角,發動突然襲擊,定能一舉拿下金陵,生擒唐皇。”
“就按愛卿說的辦,朕這就給前線傳送訊息,封你為宣撫使,你的罪責不再追究,回去休息吧。”
本來李煜好不容易有一次喘息機會的,就因這個犯人的一番進言而攪黃。
宋軍已經渡過秦淮河,戰略物資也運到了金陵城。還矇在鼓裡的李煜,依然還在相信陳喬和張洎等人的計策,以為只要堅壁固守就可以了,讓親信“小長老”召集僧道,誦經唸咒,祈求仙佛保佑,自己卻與雨薇下起了棋。
大理寺卿蕭儼見李煜都兵臨城下了,還有心與嬪妃下棋消遣,索性也顧不得君臣之禮,衝破侍衛,直闖內宮,掀翻了李煜的棋盤。
李煜正欲發作,蕭儼氣乎乎地說:“陛下,去看看吧,宋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李煜將信將疑地爬上城樓,聽到炮聲震耳,果然,城外密密麻麻駐守著宋軍,他氣極敗壞地責問守兵:“宋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你們為什麼還不來報告朕?”
守兵說:“皇甫統帥下令不準上報,所以沒有向陛下稟明。”
皇上不禁怒火中燒,當即召見皇甫繼勳,問他為什麼不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