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爭如莫相惜,相惜未若無此情。
鵲橋一別思未已,蝶舞紛飛有時盡。
這日,接到訊息說北方漢皇劉鈞病逝,由他的養子劉繼恩繼位,宋帝趙匡胤感覺這是攻漢的大好時機。便派李繼勳北征,結果漢兵節節敗退,眼看宋軍要攻打太原,於是劉繼恩急忙派人去向遼國求援。
誰知一個叫郭無為的漢臣,因與劉繼恩有過節,竟派人殺死了劉繼恩,另立他的弟弟劉繼元為新君。趙匡胤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使臣去招降,封劉繼元為平盧節度使,郭無為任邢州節度使。接到詔書後,郭無為倒是有心歸宋,劉繼元卻不甘投降。
正在此時,遼國的救漢援軍已到。宋帥李繼勳擔心孤軍作戰會很不利,於是決定收兵南歸。而漢聯合遼軍趁機一路進軍晉州,絳州,大肆搶掠一番方才離去。
這令趙匡胤格外憤怒,立即下令由弟弟趙光義留在汴京監國,自己親自掛帥北征。
誰知漢將劉繼業善戰善守,宋將石漢卿不久就陣亡。漢又有遼國相助,圍攻了三個月,仍然沒能拿下,趙匡胤只好聽趙普的勸準備休息一晚,第二日一早班師回朝。
自從大唐有了皇子後,皇上對慕容凝煙的寵愛愈發濃郁,兩人恩愛無比,如膠似膝。過了兩年,慕容凝煙又生下活潑可愛的小兒子仲宣。
慕容凝煙和陛下越是恩愛,心裡就越是隱隱擔憂著。時常聽大臣們議論起宋帝趙匡胤又將某國歸順宋國,常常在夜深人靜時,看著身旁熟睡中,深愛自己的皇上和兩個純真無邪,聰明伶俐的兒子,慕容凝煙打心眼裡愛他們,一想到歷史上數年後,將被趙匡胤滅唐,她心裡便湧上想改變歷史的衝動,這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就再也揮之不去。
之後的數日裡,慕容凝煙都在思索著如何去改變歷史,常常坐在窗前發呆,讓皇上發現近來慕容凝煙總是心不在焉,於是問她有何心事。
“陛下,臣妾懇請陛下,日後先暫停或者減少歌舞表演,多些時間去批閱奏摺,陛下答應臣妾,每日必須上朝處理國事好嗎?”
“唉呀,煙兒,朕和你說過多少次,朝政之事你不要操心,為何你總是要過問呢?”剛剛還深情款款的皇上,一聽慕容凝煙的話便皺起了眉頭,一副極不耐煩的樣子。
“臣妾知道後宮不得干政,但煙兒只是提醒皇上,如今邊疆戰事不斷,宋國兵強馬壯,宋帝英勇善戰,已經將周邊多國歸順宋國。臣妾真的只是擔心有一天,宋帝將他的爪牙伸進我大唐。”
“皇后這樣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好嗎?真是杞人憂天!”皇上說完竟然氣沖沖地拂袖而去。
慕容凝煙苦口婆心地勸慰,不但沒有得到贊同,皇上反而命人在苑中修建起靜德僧寺,慕容凝煙看在眼裡,心急如焚,照此發展下去,悲劇即將發生,看來事不宜遲,得加快行動了。
這晚,皇上沒回瑤光殿。
第二天一早,曾公公慌慌張張跑進乾清宮。
“陛下,不好啦,不好啦!”
“大清早的,何事如此慌張,你可是宮裡的老人了,還像毛頭小子?”皇上依然在為昨日,慕容凝煙三番五次地勸慰生著氣,訓斥著前來稟報的曾公公。
“陛下,十萬火急啊,皇后娘娘不見了。”曾公公雖然小心翼翼,此事非同一般,卻不得不報。
“什麼叫皇后不見了?曾總管,你不要慌,你有所不知,昨兒晚上朕與皇后鬧了點不愉快,朕便回到乾清宮,她這是在使小性子,是生氣啦!定是一早起來去御花園走走,瞧你大驚小怪的。”
陛下瞥了曾公公一眼,聽說慕容凝煙不見了,居然有些高興,看來煙兒還是挺在意自己,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不是這樣的,您瞧,這是皇后娘娘留下的。”曾公公小心翼翼地給皇上呈上一封信。
“陛下,請恕臣妾不辭而別!也許陛下已經發現,近日臣妾時常魂不守舍,其實臣妾心中一直在籌劃一件必須去辦的事,不辦終日寢食難安。
臣妾不在的日子裡,還望陛下念及兩個孩兒幼小,對他們多加憐愛。找太僕寺卿陳大人借得良馬一匹,請千萬千萬勿降罪於他,臣妾辦完事情即刻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