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整個哥倫布從早上開始,便進入了“慶典模式”。
今天不是任何的節日,卻是一個比節日更加重要的日子。
李萬能不能擠掉張伯倫,成為NBA歷史連續50加場次最多的球員,就看這場比賽他的發揮。
如果他能再次砍下50分,那麼在他n項“歷史第一”的記錄上又將增加一項:連續50加場次最多。
“毫無疑問,這是‘神蹟’!”
畢竟張伯倫那是什麼時代的事情?
60年代!
是一個跟凱爾特人“八連冠”同樣遠古的年代!
距離21世紀已經過去了30多年,距離如今,更是已經過去了快半個世紀!
可李萬卻讓半個世紀前的“神蹟”重現,甚至現在,他還準備超越這個“神蹟”,獨享這個歷史第一。
“李萬,又給這個聯盟留下了他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來,記錄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雖然每項“第一”都是難能可貴。
但是在提及這些記錄的時候,球迷們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提及十個“賽季得分王”,跟提及“歷史總得分王”時,球迷們下意識會認為十個“賽季得分王”更厲害。
因為這意味著至少有10個賽季裡,你的賽季場均得分,是聯盟第一!
要知道,得分能力強如凱文杜蘭特還有阿倫艾弗森,他們也僅僅只是4屆“得分王”,比他們多了一倍還多,這是什麼概念?
而“歷史總得分王”……
不管是原本那個,還是現在這個,提及得分能力,恐怕沒人認為他們會比邁克爾喬丹的得分能力更強。
對於這項榮譽,尊重肯定是有的。
但不至於在評判“歷史最佳”的時候,將這個榮譽當成“歷史最佳”的評判標準!
就比如斯托克頓……
不可能因為這個標準讓他成為比“魔術師”約翰遜更有含金量的一號位。哪怕這傢伙是歷史總助攻王還有歷史總搶斷王……
還是那句話,如果“總得分王”就是“歷史最佳”,那剛剛退役時總擊殺數排名歷史前十的小孩遊神,就應該是LPL前十的選手;C羅就應該是比梅西更好的球員……
但誰都知道,這兩個情況,都不成立。
既然在其他聯賽不成立,自然在NBA也就不成立。
累積出來的資料榮譽,相比這種需要爆發力的資料榮譽,在震撼度方面肯定是要差一點的。
就好比張伯倫,如果是在現在的NBA打出他在60年代做到過的那些表現,比如場均50加,比如單場100分,再比如一生2萬……
你看看別人喊不喊他“King”就完事了!
而李萬能引起現在如此大的動靜也就不奇怪了。
當晚,吉爾伯特再度出現在了場邊觀眾席。
上次給到他的體驗很棒,他打算再來一次。
同樣專門來現場見證李萬超越張伯倫這個“資料皇帝”的,還有泰勒。
日前剛剛結束了個人巡迴演唱會的她昨天還在倫敦,今天便飛回了哥倫布,帶著兒子一起出現在了場邊,為李萬加油。
另外,還有很多明星專門飛到哥倫布,同樣出現在了大航海球館。
比如《速度與激情》蓋爾加多、《哈利波特》艾瑪沃特森以及“巨石”強森等一眾大咖……
他們今晚都是為了李萬而來。
ESPN解說席上,雷吉米勒看著這星光熠熠的場邊觀眾席:“夥計們,說真的,我真以為這裡是洛杉磯的斯臺普斯,又或者是‘大蘋果城’的麥迪遜花園廣場……”
除了這些大城市的球館,其他城市的球館想在場邊湊齊這麼多的明星,真的是一件想都不可能的事情。偏偏李萬憑藉著他的影響力做到了。
據說,哥倫布市長正在促成哥倫布首個固定的“音樂節”,就放在每年的一月份,跟“一月的李萬”相呼應,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遊客在一月份的時候,有一個來哥倫布遊玩的理由,刺激哥倫布當地的消費。